重劃區生活機能很差?網搖頭大喊「不需要」:重點就是住商分離
重劃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來臺灣各大重劃區發展迅速,成爲不少人關注的購屋熱點。日前有網友在PTT上提出疑問,認爲這些新興區域在「生活機能」方面或許並不如外界想像那麼理想。
原PO表示,真正的生活機能應該是住戶每天都可能使用到的設施,例如超市、便當店、飲料店、麪攤、託嬰中心及學校等,質疑「誰會每天去百貨公司、巨蛋消費」。但原PO也疑惑,不知道這些店家,是否能租得起重劃區的店面。
貼文一出,引起不少網友熱烈討論,一部分人認爲只要周圍有店家也可以,許多商圈都鄰近重劃區,「重劃區旁邊常會接壤舊市區,生活需求可以到那邊解決」、「買在靠近老商圈的重劃區是很多人的首選」、「重劃區內雖然小吃較少,但健康便當店反而不少」、「大型重劃區通常會有國中小,全聯就看元利有沒有推大案」、「理髮店、診所、銀行、中華電信、月子中心蠻多都有,開不起來的是網購方便不需要實體商店的(文具、服飾店之類)」。
也有人指出重劃區就是爲了追求住商分離,「油煙重的傳統飲食店,進入新社區會有住戶抗議,寧可設在外圍地方」、「有時候區劃就是爲了住商分離,彆強求生活機能應有盡有」、「生活機能=嫌惡設施,重劃區不需要」、「重劃區居民纔不歡迎這些嫌惡設施進駐,鄰近區域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