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劃區邊緣、核心區「價差2百萬」怎麼選?內行揭關鍵:單自住爽度有差
重劃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看中同個重劃區兩個建案,但一個在邊緣地帶、一個在覈心區,價格差200萬,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選...」
原PO糾結的點在於:邊緣戶雖然便宜200萬,高樓層採光無敵,但旁邊就是鐵皮屋工廠+高速公路,市容真的不行;而核心區環境美、管理好,但總價高、棟距窄,採光反而沒那麼好。
這篇文一發,立刻引發網友熱議:「當然選便宜的!200萬省下來裝修更實在」,有網友認爲「自住採光格局最重要,環境差就當作沒看到」,甚至有人分享經驗:「我以前買重劃區邊緣,5年後市容改善,現在漲翻了!」
「別傻了!核心區未來轉手才保值」,另一派則堅持,「寧可多花200萬買環境,將來賣房纔不會被嫌」,更有人直言:「邊緣戶除非賭對發展,不然容易套牢。」
「管理費一坪110元會不會太貴?」,也有網友精算,「核心區管理費高,但長期維護好,其實值得」,但也有人吐槽:「很多社區收很貴,結果公設根本沒在維護...」
「結婚後要換房?那更要考慮未來性!」,不少過來人提醒,「如果幾年後要換屋,核心區的『賣相』絕對比邊緣戶好談價格」,畢竟多數買家還是偏好「環境成熟」的社區。
房產顧問私下透露,「這其實是『自住爽度』vs.『投資價值』的選擇」:如果你更在意每天住的舒適度,邊緣戶的高樓層採光確實無可取代。但如果考慮未來換房,核心區的保值性和轉手速度通常更穩。
「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賭邊緣區未來的發展?」
◎本文內容已獲賣厝阿明 知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