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建築金石獎 表彰永續典範

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臨出席臺灣最專業建築獎項品牌「第33屆金石獎」頒獎典禮並頒獎。圖/簡立宗

聚焦「減碳、綠能、韌性」國際趨勢,呼應政府永續政策,臺灣建築界年度最高盛事「第33屆中華建築金石獎頒獎典禮」於9月15日隆重舉行,表彰最能代表臺灣建築精神的標竿案例。

典禮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經濟部長龔明鑫、數位發展部長林宜敬、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李怡德、國土署副署長徐燕興等重量級嘉賓出席,共同見證建築界如何以專業與責任,引領社會邁向更幸福、更永續的城市藍圖。

主任委員許智傑指出,金石獎頒獎典禮不僅是建築專業的殿堂,更是見證臺灣建築產業卓越發展的重要時刻。每位得主皆以專業、努力與創新精神,爲臺灣建築寫下新的篇章。面對氣候變遷與疫情後的轉型挑戰,「居住空間不只是遮風避雨的所在,更是承載幸福的生活堡壘」。此屆金石獎以「永續環境‧幸福城市」爲主題,凝聚產官學界力量,展現建築在時代浪潮中實踐社會價值、推動政策願景的關鍵角色。他特別感謝金石獎活動委員會臺灣執行長曾德賢,30餘年來持續推動獎項,呼籲業界在施工品質上兼顧環境尊重,呼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願景,以綠色工法開創建築新局,爲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家園。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指出,金石獎自1993年創辦以來,素有「建築界奧斯卡」美譽,不僅改善國人居住品質、提升生活水準,更在推動人文關懷、環境永續與創新科技上具有深遠影響。展望未來,政府將在建築與城鄉發展上推動三大方向。首先,以2050淨零碳排爲目標,透過綠建築與綠色採購,讓公共工程帶動民間投入,共建低碳永續環境。再者,規劃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以152項基礎建設支撐,均衡臺灣促進就業、提升薪資與繁榮地方。此外,因應高齡化社會,藉由公辦與自主更新,透過制度調整與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讓建築更貼近長者需求與全民福祉。

金石獎走過33年,累計得獎作品遍佈全臺,涵蓋公共建設、規劃設計與施工品質等多元領域,不僅是技術精進的標竿,更映照城市蛻變的軌跡。無論是交通建設、綠色建築或社會住宅,每件作品都承載着建築人對社會的承諾與時代的記憶。更多訊息可至官方網站www.gstone.com.tw或搜尋臉書粉絲專頁「中華建築金石獎」掌握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