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投資海纜達40條 亞太匯流 臺灣地位重要

其中,APRICOT的投資興建者包括中華電信、google、Meta、NTT、及PLDT,登陸站包括臺灣的頭城、關島、印尼、日本、菲律賓、及新加坡。

ORCA由Meta主導興建一條從美國連接到臺灣的海纜,只在美國及臺灣的頭城設立登陸站。TPU則由Google所主導投資,亞洲只在臺灣的臺東大武、及菲律賓的Claveria設立登陸站。根據國際海纜網站所公佈的投資者,ORCA及TPU這兩條海纜目前都沒有臺灣業者參與投資,但都選擇臺灣做爲登陸站,顯示跨國業者對於臺灣在亞太地區所扮演的匯流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視。而於2022年啓用的PLCN,由google及Meta投資,同樣也選擇在臺灣的頭城設立登陸站。

臺灣目前所投資的海纜中,TSE-1是少數電信三雄共同參與,也是臺灣大、遠傳曾參與投資的海纜,其它幾乎都是由中華電信代表臺灣參與國際海纜的投資興建,亦凸顯中華電信扮演提升臺灣整體網路韌性的重責大任。

除了國際海纜,臺澎金馬二號(TPKM2)及臺澎金馬三號(TPKM3)都是中華電信主導投資,服役中的還包括TSE-1,參與投資者包括中國移動、中聯通及臺灣三家電信商,也是兩岸在海纜共同投資的代表作。

是方電訊去年9月獲得NCC覈准取得「國際海纜電路出租業務」,目前私有海纜業者包括全球光網、臺灣國際纜網、國際環球通訊、北亞環球光纖通訊,及公有海纜都匯接於是方IDC大樓,成爲臺灣唯一公有及私有海纜彙集地,母子公司聯手,推升中華電信與子公司是方電訊目前合計擁有國內整體IDC中心市佔70%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