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的,隱忍哥

法新社又出新作品了,這批的作品名爲《帝國的隱忍》。

當然法新社這次發佈的作品不止這一張,是好幾張,但這張最出彩。

其他作品也很優秀,風格也都類似,但差點意思。

所以最後上了封面並出名的,是我們的隱忍哥。

我們看不清隱忍哥的全貌,畢竟大部分面容都被遮住了,但隱忍哥連隊裡的人一定可以認出他,以後隱忍哥肯定是出名了。

單純從藝術上說,法新社的這張《帝國的隱忍》,水平很高。

大雪代表着寒冷和苦楚,在這張照片裡大雪覆蓋了軍人的全身,然後此人一動不動的站崗,從身上覆蓋的積雪厚度來看,已經在這裡站很長時間了。

這隱喻着中國100多年來受到的屈辱和迫害。

照片裡的這位主角身材挺拔壯實,配合厚實的軍服,給人一種超級硬漢的感覺。

這隱喻着中國強大的實力。

然後就是照片的構圖裡,軍帽遮住了這位軍人的面容和眼睛,我們看不到他的表情,猜不到他目前的情緒,只能從嘴角判斷他目前並沒有笑,這會給觀衆帶來失控的感覺,再搭配上陰冷的黑暗系色調,形成了典型的德三濾鏡風格。

所謂德三濾鏡風格,是歐美媒體半個世紀來拍攝涉及二戰德國電影的一貫藝術手法,對電影裡德國軍人的形象一般採用暗黑色調,並採用低飽和度、硬光對比、莊嚴肅穆的構圖等一系列手法來強化鏡頭的壓迫感,凸顯德國軍隊的黑暗與強大。

所以法新社用德三濾鏡來拍我們,沒安什麼好心,是打算把中國軍隊的形象塑造成黑暗強大的形象,是西方中國威脅論的一種延伸,這張照片充斥着法新社的意識形態。

法新社打算用這種辦法,渲染中國的威脅,給我們下絆子。

立場是壞的,但因爲法新社的水平太高,把事情反而給執行好了。

法新社把我們拍的過於黑暗,過於強大。

對中國的網友來說,直接忽略了前一條,自動把目光聚焦在了我們過於強大上面。

哇,原來我們這麼強大啊。

帝國?我們?真的嗎?

在歐美的文化裡,軍隊的強大和黑暗是可以互相疊加的,會達到藝術共振,是1+1>2的效果,因爲歐美的文化厭惡甚至害怕軍人,軍人越強大他們就越反感。

美國軍隊開進颱風災區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直接全給嚇跑了。

但我們不一樣,中國人對軍隊廣泛擁戴,只恨軍隊實力弱,絕對不會嫌軍隊實力強,2020年全球謠傳解放軍要接管武漢的時候,歐美人和武漢人同時歡呼,就是這種思想差別的鐵證。

另外在中國文化裡,黑色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尊貴和長者的代表,比如秦朝就以黑爲尊,這一點和歐美文化差別很大。

所以在中國,帝國的隱忍這組圖獲得了廣泛好評。

而在外國,帝國的隱忍這組圖所起到的效果是完美補全了中國外宣的缺點,中國對外展示的強硬形象特別少,和中國的實力不成正比,法新社的所作所爲,部分幫我們彌補了這一缺點。

黑暗濾鏡就黑暗濾鏡吧,畢竟是人家拍的,但好歹法新社確實把我們拍的強大了。

這些年,法新社拍我們出了很多圖,都是我們怎麼都拍不出來的好圖。

比如上一波拍的紅龍之眼,又譯作赤龍之瞳。

就是運動館升個旗而已,法新社簡直是絕了,能想出這種構圖出來。

這些拍照的角度都幾乎趴在地上了,法新社的人真的是敬業,但這並不代表你趴在地上也能拍的這麼好看,人家水平高就是水平高。

還有之前的《帝國黎明》系列照片。

法新社上的濾鏡是黑了點,但效果槓槓滴,堪稱視覺盛宴。

同一個地點,同一批軍人,同一個宣傳任務,下面是我們的鏡頭拍出來的效果。

不僅喜慶,而且富裕,畢竟陳佩斯不是一般酒店開業請得起的。

不要說什麼現場是這樣所以拍出來當然是這個樣子,如果是這樣那還要攝影師幹什麼,現在誰還沒有個手機啊,拿出手機隨便拍拍不就可以交差了,效果和這個開業大酬賓的照片有啥區別,何必要高薪養着攝影師呢。

一樣的現場,不同的拍照角度,不同的構圖創意,不同的色調和濾鏡,那拍出來的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如果一個攝影師水平低,那他只會鸚鵡學舌,跟着別人學構圖。

但如果一個攝影師水平高,那他將攝影技巧融會貫通之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立場,去隨心所欲的構圖並引導效果走向。

同樣的一件事,他可以拍成白的,也可以拍成黑的,可以拍成強的,也可以拍成弱的,想拍成什麼樣完全隨自己心意,可以讓照片充分展現自己的立場和意圖。

但不管拍的照片是白是黑,是強是弱,都會充滿藝術的精緻,你一看就覺得美,就能感覺出水平。

都是中國的航母,你可以拍成這樣。

也可以拍成這樣。

都明顯是在精心構圖,但最終效果差距過於離譜。

怎麼構圖當然是攝影師的創作自由,但怎麼吐槽也是老百姓的言論自由。

就算無法讓攝影作品展現自己的意識形態,至少圖片首先要精美起來。

人家法新社就算是隨手一拍,情景也只是日常閒聊,也非常的具備藝術性,到處都顯示着精美和高水平。

中國軍宣不是沒有嘗試過出好作品,也努力過,也確實有好作品。

而且並非分不出美醜,真是好作品,真能上封面。

這樣的纔算攝影作品,你拿着幾萬幾十萬的攝像頭,拍出來的東西至少得比人手一個的手機鏡頭要拍的精美吧,不然你以後出任務直接用手機拍算了,還能給國家省經費。

很多時候真的是水平高不高的問題,以及有沒有發現美的眼睛,和攝像機貴不貴沒什麼關係。

同一時間,同一位置,拍攝同樣的東西,有的相機拍出來的宣傳照,效果是這樣的。

稍微端正下構圖,換個濾鏡,有人用手機拍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

水平不算高,遠不如法新社,但明顯碾壓上面那張圖一個大維度。

所以這純粹的就是個攝影水平問題。

所以當你的男朋友給你拍照之後,說什麼《你本來就長這樣》,《相機不會說謊》,《你要接受真實的自己》等奇談怪論時,純粹就是他自己水平不行而已。

只會對準目標按快門,那豈不是和我國某某社的攝影師一個水平了,那怎麼能給女朋友拍照呢,得好好學好好練,要向法新社水平看齊。

不要覺得攝影技巧沒用。

下面這個是美國的F18,三代機,早被美國淘汰的老古董。

下面這個是中國的殲35,五代機,央視在最好的機位用最大的努力,以驚豔首秀爲主題進行了宣傳拍攝,盡全力把殲35拍的更強大,好展我中華國威,震懾境外勢力。

看完這兩國的宣傳片,你買誰家的飛機?

買飛機這事,不僅要考慮國力和技術水平,也要考慮賣相和民意,就我們這展示的賣相,在以前沒真正戰績的背景下,那真不怪人家的政府不敢買。

如果你有個好的攝影師,比如法新社那種,那就算只是拍個熊貓,都能給你拍成食鐵獸的感覺。

中國的熊貓一直都很萌,剛到法國旅居就被人拍成這樣了,都是熊貓,拍出來差距就是很大。

法新社的照片,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水平到位,那你想正着拍就正着拍,想反着拍就反着拍,具體要拍成什麼樣完全按你自己的意圖來,也就是你自己的意識形態。

有這樣的攝影師,我們纔有宣傳的主動權,我們才能讓圖片會說話,進而傳遞我們自己的意圖。

現在水平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宣傳的主動權就在別人手裡。

法新社的圖片我們這麼喜歡,是因爲雙方的需要恰好重疊了,法新社想要通過照片來證明中國是一個可怕的強大帝國,能打爆全球,之所以還沒打爆是因爲中國在隱忍。

但我們的老百姓對這一觀點完全支持並贊同,於是一拍即和,法新社的照片反而大大激發了中國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法國,正牌歐洲列強,反覆找角度來強調我們中國特別強大。

先別管濾鏡黑不黑,至少法國的意圖是想證明中國特別強大,這一點沒爭議對吧。

那就夠了,我們很滿意。

沒好心思不要緊,拍照水平高就行,今年93閱兵法新社值得給最好的機位,只要別擋着閱兵路線,法新社可以隨便拍。

你可以質疑法國人的動機,但不能質疑法國人的相機。

隱忍哥長得很帥,但大火特火之後,一想到他以後會被身邊的人叫隱忍哥就有點繃不住。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