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轟荷幹預安世 掀汽車晶片恐慌 德國、歐盟或將施壓荷蘭

安世爭議嚴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汽車業難逃衝擊。(路透資料照片)

針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爭議,中國商務部4日批評荷蘭政府未積極採取行動解決爭端,造成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盪,促荷蘭方面停止干涉該公司內部事務,透過具建設性的方式化解問題;據悉,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急於尋求中國對安世半導體晶片的出口限制豁免,而學者認爲,若事態惡化,德國乃至歐盟或將轉向施壓荷蘭,要求其儘快解決問題。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強調,荷蘭政府9月30日發佈行政令,不當干預安世半導體企業內部事務,之後荷企業法庭作出剝奪中國企業股權的錯誤裁決,嚴重侵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此後,荷政府不顧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訴求,沒有展示出建設性態度和行動,升級全球供應鏈危機。

發言人指出,中方11月1日宣佈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並努力促進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這必將加深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良影響。

文匯報報導,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指出,當前壓力最大的當屬歐盟經濟支柱德國。荷蘭拒絕拿出實際行動解決安世半導體問題,已經影響到德國業界對汽車芯片供應的擔憂,若事態繼續惡化,德國乃至歐盟或將轉向施壓荷蘭,要求其儘快解決問題。

據彭博報導,由於安世半導體產品多爲車用邏輯晶片、晶體管等成熟製程元件,對汽車供應鏈影響迅速蔓延。歐洲車廠紛紛採取因應措施,以避免生產中斷。歐洲最大車廠福斯汽車稱,正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博世集團(Bosch)也因原料吃緊,已經通報其薩士吉特(Salzgitter)廠實施無薪假的計劃。

德國汽車零組件大廠採埃孚(ZF)則表示,正在與中國當局合作,致力確保晶片供應。該公司並示警,若供應吃緊進一步惡化,將不得不強制員工休假。

與此同時,歐洲聯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表示,正在推進安世半導體相關談判。他在社羣平臺X發文指出,他「對安世半導體的進展表示歡迎,這對恢復半導體供應鏈至關重要」。

安世(荷蘭)10月26日宣佈停止向安世(中國)供應晶圓,導致後者無法正常生產,造成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盪和混亂。對此,荷方應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