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互槓 安世示警中國產品

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後,安世的中國子公司已恢復向中國經銷商供貨,但荷蘭總部隨即警告客戶,無法對中國子公司銷售的產品品質提供保證。圖/美聯社

安世半導體中荷分歧重點對照

中荷對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主導權之爭越演越烈。外媒23日報導,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後,安世的中國子公司已恢復向中國經銷商供貨,但荷蘭總部隨即警告客戶,無法對中國子公司銷售的產品品質提供保證。

安世中國子公司指控荷蘭管理層散佈不實資訊,雙方公開決裂。

這場風暴源於9月30日,荷蘭政府援引一項冷戰時期的緊急法令接管安世半導體,並將其中國籍執行長張學政停職,主因是擔心其技術可能被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挪用。荷蘭法院文件雖顯示,此舉發生在聞泰科技遭美國列入出口限制名單、美方施壓加劇之際,但荷蘭當局指出,接管主因是「公司治理缺陷」。

中國商務部於10月4日採取反制措施,禁止安世中國出口部分零組件,導致其東莞主力工廠一度暫停所有出貨。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安世中國子公司目前恢復的出貨僅限於中國市場,且所有銷售款項必須以人民幣結算,而非先前慣用的美元等外幣。該子公司也要求經銷商與下游客戶的交易同樣使用人民幣,顯示其強化獨立運作、減少依賴荷蘭安世半導體的意圖。

知情人士指出,由於與中國子公司的糾紛短期內難以化解,安世總部正尋求中國以外的封裝合作伙伴。安世總部發言人雖拒絕評論中國子公司的行爲,但強調此舉(尋找新夥伴)在爭議發生前就已開始,並非有意削減中國工廠業務。針對產品品質,發言人指出,公司有責任提醒客戶潛在風險,但並未建議客戶停止向中國子公司採購。

安世中國23日則透過微信公衆號發表致客戶信回擊,指控荷蘭管理層向客戶散佈與事實不符的資訊,無端質疑產品合規性等,企圖混淆視聽,干擾客戶正常採購決策。安世中國又指,將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這場中荷之爭已引發全球汽車業對供應鏈中斷的擔憂。安世半導體是全球主要的基礎晶片製造商之一,這類晶片在汽車及消費電子領域的需求量極大。日本汽車工業協會23日發聲明指出,安世已通知零組件製造商,可能無法保證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