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鄉村」 江西婺源發現多個動物新種
江西婺源發現多個動物新種。圖爲全球昆蟲新屬新種桂刺蛾。(中新社╱江西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江西婺源發現多個動物新種。圖爲3月6日科研團隊拍攝的藍冠短尖蛛。(中新社╱科研團隊呂曉婷提供)
中新社報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成果發佈,婺源縣發現桂刺蛾、藍冠短尖蛛、婺源合跳蛛等多個動物新種。
2023年以來,上饒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全面調查江西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昆蟲、大型真菌等,發現全球昆蟲新屬新種桂刺蛾,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昆蟲學期刊上發表。
上饒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郭連金指出,桂刺蛾外部形態特徵爲:明顯延長的下脣須,體色呈淡黃色,前翅具大面積霧狀赭色斑;第八腹節具一對粗壯、骨化的齒狀凸起,每個凸起的基部生有一至數枚小刺凸。
郭連金說,基於線粒體編碼的細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屬爲單系羣。桂刺蛾是桂刺蛾屬唯一種,目前僅發現雄性,翅展30毫米至34毫米。經形態解剖和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確定該昆蟲爲桂刺蛾屬新物種。
近日,江西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邀請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初步調查自然保護區內蜘蛛物種多樣性,發現全球蜘蛛新種藍冠短尖蛛和婺源合跳蛛。
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劉科科稱,藍冠短尖蛛,隸屬刺足蛛科短尖蛛屬,腹部背面具有明顯斑紋,雌性生殖器結構顯著區別於同屬其他物種。研究團隊通過形態學技術,確認該物種爲此前未發現的新物種。
他表示,婺源合跳蛛,隸屬跳蛛科,合跳蛛屬,體長約2.7毫米至3.1毫米,雄性觸肢器具有齒狀後側脛節凸和指狀背跗凸,雌性交媾管極度扭曲,顯著區別於同屬其他合跳蛛。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
有着「中國最美鄉村」美譽的江西婺源縣,生態環境保存完好,爲各種生物提供理想棲息地。江西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唯一以森林鳥類及其棲息地爲核心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