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協會主席宋凱 扛國足改革大任

中國足球協會主席宋凱。圖/新華社

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預賽,中國國足在今年6月敗給印尼隊後,再次未能踢進決賽圈,引發大陸球迷失望與質疑。在輿論批評國足的風口浪尖上,中國足球協會主席宋凱並未退縮,反而將目標鎖定2030年的世界盃,要爲大陸足球重新注入希望,這位體制內改革派代表人物,正承擔着大陸足球再造的重責大任。

宋凱生於1965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曾在遼寧大學擔任體育教師,之後歷任瀋陽市體育運動委員會、遼寧省體育局多個職務,包括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局長等,於2023年升任中國足協主席。

中國國足多年來在世界大賽表現疲弱,除了2002年曾短暫闖入世足賽決賽圈外,其餘皆是無緣晉級。球技戰術落後、青訓體系薄弱、中超聯賽亂象叢生,加上貪腐醜聞頻傳,讓中國足球聲望一落千丈。2024年起爆出的足壇反腐風暴,更牽扯出包括前主席陳戌源在內的多位高層涉案,重挫中國足壇形象。

宋凱接手足協後,着力整頓內部,強調提升協會治理的專業化和透明度,擺脫過去因裙帶與地方派系導致的弊端,並聘請技術官員與青訓總監。針對中超聯賽問題,他先整頓財務制度,要求俱樂部落實財務透明,嚴懲拖欠薪資與弄虛作假行爲。

除了改革足協的治理結構,宋凱十分重視青訓體系的建設。他提出「足球振興,首抓青訓」,將青少年足球培養作爲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他的推動下,足協加快建設重點足球城市和西部體教融合試點區域,並持續擴展高水準後備人才基地,以及省、市級男女足青訓中心。他主張借鑑日本、西班牙等足球強國的成功經驗,鼓勵退役職業球員投身青訓事業,打造穩定且科學的青少年培養體系,以培育出具備高戰術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本土優秀球員。

國家隊建設方面,儘管中國國足未能晉級2026年世界盃,宋凱把目光放在2030年,並將此視爲檢驗改革成果的試金石。他着手規劃建立從U15梯隊至成年國家隊的完整人才晉升通道,強調須聘請具備國際執教經驗的技術總監,從戰術、體能、心理等多方面,重塑球隊體系。宋凱還積極推動國家隊的海外集訓,以縮小與亞洲足球強國如日本、韓國的差距。

宋凱上任以來的改革,爲中國足球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從提升協會治理能力、優化中超聯賽運作,到加強青訓建設和國家隊體系構建,再到推動國際交流與長期備戰,這些舉措均指向同一目標:打造一支能踢進2030年世界盃決賽圈的中國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