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免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9.96%,淨利潤同比下降20.81%
中免集團上半年同比下滑近10個百分點,淨利潤驟降20%,毛利率顯著下滑。在消費需求放緩和行業週期性調整的雙重壓力下,免稅零售行業整體面臨挑戰。
中國中免公佈上半年業績報告。核心要點如下:
海南離島免稅:市場份額提升難掩整體疲弱
作爲中免集團的核心業務支柱,海南離島免稅業務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出複雜的發展態勢。根據海口海關數據,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67.6億元,同比下降9.2%,雖然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反映出市場整體需求的疲軟。
有趣的是,中免在市場份額方面實現了同比提升近1個百分點的進展,這表明公司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仍保持了相對競爭優勢。三亞國際免稅城正式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爲全國首個以免稅商業爲核心載體的國家級旅遊景區,體現了公司"免稅+"文旅融合戰略的成效。
然而,海南地區的客流數據並不樂觀。港口和機場旅客吞吐量3519.52萬人次,同比下降1.4%,其中離港旅客同比下降1.6%。這一數據直接影響了免稅消費的基礎客羣規模。
渠道擴張與數字化轉型並進
面對主業壓力,中免集團在渠道拓展方面表現積極。公司成功中標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出境免稅店以及多家口岸免稅店經營權,進一步強化了在國內大型國際機場及口岸的渠道優勢。
海外業務拓展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進入越南市場,河內內排國際機場與富國國際機場免稅店順利開業。這一佈局不僅拓寬了收入來源,也爲"國潮出海"戰略提供了重要平臺。
數字化建設成果顯著,中免會員人數突破4500萬,用戶轉化率和會員復購率均實現同比提升。這一數字化能力的提升,爲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客戶粘性提供了重要支撐。
成本控制效果明顯,但仍難抵收入下滑衝擊
從費用控制角度看,中免集團展現出較強的成本管理能力。銷售及推廣費用同比減少8.11%至47.94億元,行政開支同比減少7.03%至10.45億元,員工成本減少11.21%至15.45億元。這些數據表明公司在面對收入壓力時,及時採取了有效的成本優化措施。
然而,成本削減的幅度仍無法完全抵消收入下滑的影響。經營所得利潤從46.48億元下降18.14%至38.05億元,降幅超過收入降幅,反映出規模效應減弱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負面影響。
行業環境與未來挑戰
全球奢侈品市場的調整對免稅零售行業形成了明顯衝擊。根據貝恩公司報告,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最有可能的情景是全年銷售額縮水2%-5%。中國消費者作爲全球奢侈品牌最具戰略價值的羣體,本地消費信心仍顯疲弱,特別是年輕羣體對價格上漲的敏感度上升。
政策風險也不容忽視。隨着免稅經營資質的放開,各類免稅店通過競爭方式確定經營主體,中國免稅行業進入有序競爭階段。這意味着中免集團需要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維護和拓展市場地位。
財務穩健性依然較強
儘管業績承壓,中免集團的財務基礎依然穩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33.22億元,爲公司應對市場波動和把握投資機會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總額550.90億元,財務槓桿相對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強。
資本負債比率爲8.91%(去年末爲8.74%),維持在相對健康的水平。這爲公司在行業調整期持續投資和戰略佈局提供了財務支撐。
展望下半年,中免集團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消費需求的復甦節奏、海外業務的盈利貢獻、以及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如何保持市場地位,都將是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的關鍵因素。公司在數字化轉型和渠道拓展方面的投入能否轉化爲實際的業績改善,將是判斷其中長期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