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升級 攻晶片技術 有意啟動十年計畫擴大生產先進設備

晶片示意圖。美聯社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大陸官方考慮升級「中國製造2025年」的後續版本,將進一步擴大生產先進技術產品,可見在美國總統川普推動製造業重返美國之際,北京當局也有意繼續牢牢掌握製造業的發展。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製造未來十年的重點,將放在晶片生產設備在內的技術領域。爲了避免招來西方國家批評,新計劃可能不會沿用和之前相同的名稱。

另外,負責制定2026年啓動的新五年計劃(「十五五」規劃)的決策官員,希望中長期內能維持製造業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也顯示美國要求大陸調整經濟結構有多不切實際。

知情人士透露,官員曾探討是否應在「十五五」規劃納入消費在GDP佔比的具體目標。然而,目前偏向不設量化目標,因爲擔心缺乏有效手段來促進家庭消費,且不願承諾具體數字。

彭博報導,「十五五」規劃將於2026年3月的下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公佈,製造業新藍圖則可能隨時公佈,在人大前後都有可能。

從北京目前規劃來看,大陸大致仍維持導致對歐美貿易失衡的整體策略,這方面的問題已成爲和美國貿易談判的焦點。

習近平19日在河南省一軸承工廠視察時說:「要繼續把製造業搞好,堅持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消費佔中國GDP約40%,開發程度較高的經濟體比重則有50%-70%,導致中國和其他較先進國家之間不斷出現貿易摩擦或緊張。包含對製造業的投資佔比,在中國達到將近40%,幾乎是美國的兩倍,與全球其他國家比起來也是居歷史高檔。

「中國製造2025年」正式推出這十年來,可謂成果豐碩,彭博資訊的資料顯示,在彭博研究人員追蹤的13個關鍵科技中,中國在五個領域已取得全球領導地位,在另外七個也急起直追。

「中國製造2025年」是大陸於2015年5月8日由國務院公佈,5月19日正式印發的製造業產業政策,由當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也是大陸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首個十年綱領。作爲「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的一部分,中國的目標是擺脫「世界工廠」角色—利用低勞動力成本和供應鏈優勢生產廉價低技術產品。該產業政策旨在提升中國工業製造能力,讓「中國製造」從勞動密集型工廠發展爲技術密集型、附加值更高的製造業強國。自2018年以來,由於遭到美、歐和其他國家強烈反對,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製造2025」一詞在政府和其他官媒中已不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