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指南》就“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日前,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被發現出現“男性病例”,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5月6日,《中國醫藥指南》雜誌社在其官網發佈《關於學術不端的聲明》,稱對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並制定了整改措施。

記者瞭解到,《中國醫藥指南》創刊於2003年,是由中國保健協會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2024版複合影響因子爲0.278。

以下爲《中國醫藥指南》聲明全文:

關於雜誌社文章學術不端問題的情況說明及整改方案

一、情況說明

近期,我社發表的論文被指出存在學術不端問題,經覈查,個別文章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此次事件發生後,我社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項調查小組,對涉事文章進行全面審查。

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是因爲我社當時的審稿流程存在漏洞,審覈人員未能對文章內容進行嚴謹細緻的審查,未能及時發現其中的錯誤;部分編輯和審覈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對學術規範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在工作中未能嚴格遵循學術出版的標準和要求。對於涉事編輯我社已作出辭退處理。 此次學術不端事件,嚴重損害了我社的聲譽和公信力,也對學術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我社對此深表歉意,向廣大讀者、作者以及學術界鄭重致歉。

二、整改說明

爲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我社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完善審稿制度:重新梳理和修訂審稿流程,建立更加嚴格、科學的審稿標準。構建全新的網站,並對投稿系統進行完善,增加多輪交叉審覈環節,引入外部專家參與評審,利用專業的查重軟件對文章進行全面檢測,確保每一篇發表的文章都符合學術規範。

2,加強人員培訓:定期組織編輯和審覈人員參加學術規範和職業道德培訓,邀請行業內專家進行授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專業素養,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爲的識別能力和防範意識。

3,建立監督機制: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對文章從投稿到發表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設立舉報渠道,鼓勵讀者、作者和社會各界對我社文章進行監督,對舉報的學術不端問題,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4,強化誠信宣傳:在我社官網、公衆號等平臺,定期發佈學術誠信相關的文章和案例,向作者和讀者宣傳學術規範和誠信要求,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我社將以此次事件爲契機,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不斷提高辦刊質量和水平,維護學術尊嚴和出版公信力。同時,歡迎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繼續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共同推動學術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醫藥指南》雜誌社

2025年5月6日

來源:中國醫藥指南雜誌、澎湃新聞、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