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治療成本或將降低99%?

巴西Ocafezinho新聞網3月29日文章,原題:如果中國的癌症治療成本可以降低99%呢? 10年前,用個性化mRNA疫苗治療癌症意味着每名患者要花費100萬美元,這是一種專爲超級富豪準備的療法。但現在,中國生物技術公司正尋求改變這種局面,他們用低成本開發癌症療法,並與西方製藥公司展開競爭。今年2月,總部位於北京的一家生命科技公司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開始對其mRNA疫苗產品進行臨牀試驗,這使其成爲首個實現這一步驟的中國同類產品。該公司創始人表示,由於該產品尚未進入商業階段,確切價格還沒定,但將“大大低於”西方競爭對手。北京另一家生物科技初創公司的創始人說,中國這些藥物的價格可能會“呈指數級”下降。該公司也在研究個性化癌症疫苗。根據目前臨牀研究階段的生產成本,估計治療成本將不到1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原材料、耗材和人工成本。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胰腺癌專家尼哈·扎伊迪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稱,成本是廣泛獲得這些疫苗的主要障礙。總部位於德國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通過將生產流程自動化,把每劑疫苗的成本從35萬美元降低到不到10萬美元。儘管如此,治療總成本可能仍會超過100萬美元。中國的優勢在於勞動力和基礎設施成本較低、研究質量高、患者羣體龐大、流程成本效益高等,這使得臨牀試驗的成本更低。憑藉更好的方案設計和臨牀研究資源等優勢,中國的抗癌候選藥物可以與全球其他參與者同時獲批,甚至更早獲得批准。(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