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外資二十條”釋放諸多利好 今年穩外資再“加碼”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在華的外資企業貢獻了近7%的就業,七分之一的稅收、約三分之一的進出口、二分之一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既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橋樑紐帶。”今天,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吸引外資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
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了《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從4方面提出20條措施,被業內稱爲中國“穩外資20條”。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釋放出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的明確信號。
今天,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況,進一步提振外資“投資中國”的信心。
中國“穩外資20條”爲支持外資做“加法”
中國一直在外資准入限制上做“減法”,在支持外資的政策力度上做“加法”。
凌激指出,《行動方案》具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釋放了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積極開展外商投資促進工作;四是切實解決外資企業關切的問題。
《行動方案》提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推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的提速加力,進一步壓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在自貿試驗區持續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等一系列舉措。
其中,電信業擴大對外開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型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融入全球分工與合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具有積極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在現場介紹,截至2024年年底,2343家外資企業已經獲准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爲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推進試點開放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優化服務管理,支持外資企業參與試點,探索更多新業態,激發市場活力。
2024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即外資准入負面清單2024年版,限制措施由31條縮減至29條,全面取消了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根據《行動方案》部署,今年,有關部門還將推出新版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壓減相關的清單事項。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透露,新版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是面向各類市場主體的,外資企業可以同等享受到更多領域的投資便利措施。
《行動方案》還提出,要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舉措,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便利創新藥加快上市,支持外資企業參與生物製品分段生產試點等有關措施。
此外,針對外資企業關切的問題,《行動方案》指出,將更多外資項目納入重大外資項目和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儘快明確政府採購本國產品標準,優化藥品帶量採購,繼續穩妥擴大單方面免籤國家範圍,有針對性舉辦銀企對接活動,提升外資企業貿易便利化水平等舉措。
“我想特別指出的一點是,《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各項舉措、各項政策措施將於2025年年底前落地見效,這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凌激說。
“1+N”的穩外資政策“組合拳”正在路上
“可以說,外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貢獻者,也是獲益者。當前,我國正在致力於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因此吸引外資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凌激介紹,截至2024年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23.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0.6萬億元。
朱冰在現場表示,下一步,各部門還會推動出臺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穩外資政策“組合拳”。
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表示,202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切實採取有力舉措,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繼續支持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他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主要開展4個方面工作:一是系統謀劃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二是制定出臺穩外資的具體支持政策措施;三是推動開發區更好發揮引資平臺作用;四是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
具體來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等7個領域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4個市場有序推動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
華中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制定出臺穩外資的具體支持政策措施,擬會同有關方面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等。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一對一”走訪外資企業,及時瞭解並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外資企業能否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是外資企業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凌激表示,“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我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保障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
《行動方案》也提出,“建立政府採購本國產品標準體系”。凌激解釋,這就是要明確相關標準,切實保障內資和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的產品平等參與政府採購。下一步,商務部將積極推動這些配套細則儘早落地見效。
此外,凌激還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政府採購法的修訂,研究制定政府採購領域“中國境內生產”的具體標準。
本報北京2月20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