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半年報預虧或達4120萬,商業航天業務增量未能抵消傳統衛星研製收入下滑影響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穆硯

7月10日晚間,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衛星”或“公司”)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預計2025年1-6月歸母淨利潤將出現2120萬元至4120萬元虧損,較上年同期850萬元盈利水平顯著下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至2530萬元至4730萬元。

公告披露,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4,120萬元到-2,12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4,730萬元到-2,530萬元。

關於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中國衛星稱,在宇航製造方面,一是衛星研製業務半年度達到驗收條件的合同履約進度節點較少,可確認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經營及備產準備等各項支出持續發生;二是報告期內宇航部組件產品交付量雖顯著增加,但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較低的商業航天產品爲主,交付增量對公司利潤貢獻較小。在衛星應用方面,受部分產品處於升級換代過渡期、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幾家子公司經營情況尚未明顯好轉。基於上述主要原因,預計公司2025年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

公司將加大力度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和任務交付,聚焦行業用戶需求,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努力開闢商業航天、衛星應用等領域新賽道,加快推動有關業務轉型,同時持續加強成本管理和風險防控,以精細化管理應對行業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回溯中國衛星近年財務數據,公司業績承壓態勢已持續多時。2024年度年報顯示,全年淨利潤同比下滑82.28%至2791.4萬元,扣非淨利潤降幅更高達96.67%。此次半年報預虧意味着轉型陣痛仍在延續。隨着商業航天政策放開,民營資本加速涌入導致競爭性採購成爲常態,傳統航天企業面臨盈利模式重構。中國衛星在年報中曾披露,其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業務特點使業績易受單一用戶採購計劃調整影響。2024年新簽訂單減少已導致營收同比大幅下降,現階段低毛利產品佔比提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中國衛星在今年6月的投資者活動中披露,目前國內包括千帆、星網在內的低軌互聯網建設工程正處於組網建設階段,公司積極參與其中,爲市場參與者提供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星上部分電子產品、太陽電池、地面信關站基帶處理設備以及多款寬帶通信終端、導航增強終端等產品的研製及配套供貨,同時也在積極佈局,參與地面及應用方面的對接。

審讀:汪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