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加納打了1000口井,沒想到修的太好,成50萬人的“救命藥”

文:

在西非的加納,遍地都是金燦燦的黃金,但是你絕對想不到他們竟然是最貧困的地方,水資源更是他們可望而不可求的東西。

乾淨的飲用水的價值甚至超過了黃金,後來中國專家去到了那裡,爲他們的800多個村子打了1000口井。

這對於飽受缺水之苦的加納人民來說,簡直是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那麼造成這種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麼?又是什麼樣的力量正在改變這種現狀?

水比黃金還珍貴的加納

加納的氣候有點特別,大部分地方是熱帶草原氣候,一會兒下雨,一會兒不下雨,旱季一來就是好幾個月,一滴雨都不下。

河裡、湖裡的水都沒地方補,慢慢就幹了,乾裂的河牀就像大地裂開的傷口,看着就讓人心裡難受。

殖民時代留下的舊水利系統,長期缺乏維護,早已破舊不堪,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城市發展帶來的用水需求。

數據顯示,加納全國約有兩成人口,約500萬人,難以獲得安全飲用水,這個數字令人震驚,充分說明加納面臨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加納缺水,乾淨水比黃金還珍貴,人們爲生活用水,不得不依賴地表水,這些池塘通常是雨水聚集的小水坑,漂着水草,水很髒。

他們用塑料桶和破水罐舀水,水又鹹又澀,帶着泥味,條件稍好的家庭會在屋頂裝大水箱收集雨水,但這要看天氣,很久不下雨,水箱很快就空了。

如果家裡沒有蓄水設備,人們就只能使用地表水,這些水往往很髒,裡面有很多細菌和有害的東西,比如動物的糞便、生活垃圾和工廠排出的廢水。

在加納東部,霍亂、拉肚子之類的病很常見,很多人因此喪命,尤其是小孩子更容易生病。不少學生因爲要打水,或者生病,不得不經常請假,甚至直接不念書了,前途也變得黯淡。

加納人,特別是婦女和兒童,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來回跑,從水塘打水回家,讓原本就很難的生活更加艱難。

想想看,一個有那麼多黃金的國家,人們卻爲了喝上一口乾淨的水而發愁,實在是太諷刺了。

中國伸出援手

加納人民正面臨嚴峻的水資源短缺,生活困境令人擔憂,這時中國伸出了援手,2014年,一支由中國和加納專家組成的團隊抵達加納。

中方專家擁有豐富的地質經驗和先進的地下水探測技術,他們的任務是尋找可靠的地下水源,幫助村民們打井取水。

語言障礙和複雜的地質條件是他們面臨的挑戰,加納的地質結構複雜,地下水分佈不均勻。

專家們來到加納的村莊,發現語言不通是個大問題,只能靠手勢和畫畫來交流,一個很簡單的要求,也要比劃來比劃去,解釋很多遍村民才能明白。

但是專家們沒有氣餒,他們相信自己的技術,堅持努力。一年多時間,他們在好幾個地方找到了適合打井的地下水源。

2015年,中國政府決定幫助加納,在六個省的832個村子裡打1000口水井,

援建水井並非易事,挑戰重重,加納偏遠農村是主要的施工地點,交通不便,許多地方沒有像樣的公路。

隊員們只能乘坐搖晃的卡車,在滿是坑窪的土路上行駛,一路塵土飛揚,顛簸難行。

遇到車輛無法通過的路段,隊員們就只能徒步前行,肩上扛着,手上擡着,搬運着沉重的設備和物資,在炎炎烈日下跋涉幾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幾天才能抵達施工地點。

住宿條件也很簡陋,隊員們通常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或者借住在當地村民簡陋的土房子裡,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加納炎熱的天氣也是一大難題,旱季氣溫經常超過40攝氏度,隊員們在酷暑下辛勤工作,汗水浸透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

不少人因此中暑、脫水,甚至感染瘧疾等疾病,蚊蟲的叮咬也讓隊員們備受折磨。

此外,在部分村莊,地下水埋藏深度較深,增加了鑽井的難度,堅硬的岩層如同鋼鐵壁壘,嚴重阻礙着鑽井工作,鑽頭損耗非常快,需要頻繁更換。

中國工程隊員們不分晝夜地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許多人連續數天都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面對這樣的困境,中國工程師們沒有放棄,他們與加納人民共同努力,彼此支持,互相鼓勵。

當中國隊員身體不適的時候,加納村民會用摩托車或者自制的擔架,儘快將他們送到附近的醫院接受治療。

村民們還會將自己辛勤種植的蔬菜和水果贈送給中國隊員,以此來表達他們內心深處的感激之情。

看到加納村民充滿期望的目光,中國隊員們堅定信念,迎難而上,最終在加納的土地上成功打出了1000口水井。

有了“救命水”,就有好生活

加納的村莊熱鬧非凡,清澈的井水從新挖的水井裡涌了出來,村民們非常興奮,大家唱歌跳舞,隊伍排得很長,人們拿着各種容器,臉上都掛着喜悅的表情,急切地想從井裡打水。

孩子們在水井邊玩耍,痛快地喝着清涼甘甜的井水,水滋潤了他們的喉嚨,也讓他們心裡感到無比快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這畫面,真是讓人深受感動!乾淨的水,對加納人民而言,不只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更是點燃未來的希望。

中國幫助加納打了1000口水井,就像播下了1000顆希望的種子,它們在加納生根發芽,實實在在地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

有了這些水井,50萬加納農村居民告別了飲水難題,乾淨的水源讓霍亂、腹瀉等疾病大大減少,生病的人也明顯變少了,孩子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

孩子們不再經常因爲生病耽誤上學,可以安心學習知識,整體的教育水平也提高了,村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農業、手工業等產業,增加了收入,生活也越來越好,有了更多追求夢想的機會。

這些水井,不光象徵着中加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更是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具體表現。

加納的水井項目推動了中加兩國的交流與合作,爲了感謝中國的幫助,加納與中國分享了國內豐富的鋁土礦開採權。

這對中國的工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能夠有效支持國內工業的持續進步和壯大。

中國援助加納不僅僅是給錢給技術,更注重教給加納發展的方法,幫助他們自己變得更強大。

中國公司積極參與加納的公路修建、能源開採等項目,實實在在地幫助加納發展經濟。

比如中國公司承建的特馬港擴建項目,就爲加納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加納和中國的生意越做越大,兩國經濟共同進步。

中非之間的貿易額每年都在增加,加納作爲非洲重要的生意夥伴,作用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