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訪神秘“準月球”,計劃帶回珍貴樣本
中國國家航天局今天發射了我國首個小行星採樣任務……
天問二號探測器在週四早上1:31搭乘長征三號乙火箭成功進入軌道。它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小行星2016HO3,也叫469219 Kamoʻoalewa,它圍繞太陽運行,但從地球上看,它看起來像是在圍繞我們的家園行星轉,因此被稱爲“準月球”或“準衛星”。下面的NASA視頻說明了這一情況。
Youtube視頻鏈接
科學家認爲2016HO3的直徑僅爲40到100米。在2016年被發現後,NASA指出[PDF],它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探索目標,因爲它有時距離地球僅有1400萬公里,可以通過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飛行的航天器到達。
天問二號任務計劃要求探測器在大約一年內抵達小行星,然後在小行星周圍軌道飛行一段時間,然後着陸,嘗試獲取大約100克的樣本。
在獲取樣本之後,中國將把航天器送往地球方向。在接近地球時,天問二號將釋放一個裝有2016HO3材料的樣本艙,然後利用地球的引力來加速,以便能夠到達311P彗星。
探測器配備了三臺相機、兩臺光譜儀、雷達、一個磁力計、一個帶電粒子分析儀、一箇中性粒子分析儀、一個噴發物分析儀,以及一對導航傳感器。中國航天局認爲,這些有效載荷將使天問二號能夠收集數據,進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太空中的小天體,從而推動太陽系的發展。
這次任務還將測試中國在複雜軌道、低重力環境和自主操作方面進行深空飛行的能力。
另一個期望的結果是驗證中國計劃在2028年天問三號探測器前往火星進行樣本採集任務時所需的技術。
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中國有可能成爲第一個從火星上獲取岩石的國家,因爲美國提議的NASA預算中取消了對計劃樣本返回任務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