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飛目標世界第3 各型客機對全球航空業發起全線攻勢
中國商飛要打進國際民航機市場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面臨的技術與供應鏈問題還很多。圖爲上海浦東機場C919正在準備起飛。(圖/路透)
中國國營客機制造企業中國商用飛機(COMAC)將加速擴大國產民航機業務,在拓展中小型飛機的同時,還將推進開發大型客機,加強面向中國和亞洲各航空公司推銷。日媒報導稱,中國商飛將力爭成爲歐洲空中巴士和美國波音之後的全球第3位商用飛機公司,但是目前面臨技術方面等的課題也很多。
《日經中文網》指出,今年1月1日,中國商飛的C919啓動上海─香港航線,這也是C919首次在中國大陸以外進行商業運營。中國3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航空原則上從同一天開始每天運作。香港政府官員指出,C919進入香港這個國際航空樞紐具有歷史性突破的意義。
報導說,中國商飛除了C919外,還推出小型飛機C909。此外,還在開發大型飛機「C929」,2024年11月,C929的首批購買者確定爲中國國際航空,但這款飛機開始運作的時間等尚未確定。民用航空專家林智傑指出,中國商飛嘗試通過打造一系列產品來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
中國商飛公司表示,中國的客機保有量到2043年將達到10061架,增至2023年的2.4倍,超過歐洲(9725架)和北美(9400架)。除中國之外的亞太地區也將增至2.8倍的9738架。中國的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十年後大陸國內航空公司將迎來從舊機型到新機型的更換高峰,C919的量產有望迅速填補市場的供需缺口。
去年10月中國商飛在新加坡開設基地作爲亞太地區事務所,還在香港開設客戶服務基地。馬來西亞的廉價航空公司、旗下擁有亞洲航空的Capital A的首席執行官費南德茲(Tony Fernandes)表示,「從中國商飛採購也是一種選擇」,中國商飛的存在感逐漸提高。
報導說,波音和空中巴士近年也遭遇逆風。波音2024年1月發生品質問題,員工罷工更造成進一步打擊,飛機的生產和開發陷入停滯。在新冠疫情之後,空中巴士在引擎採購等方面也遇到困難,生產速度正在放緩。中國商飛的目標是抓住歐美巨頭陷入困境的機會擴大市場佔有率,但前路並不平坦。
目前阻礙海外擴張的是航空當局對飛機安全性進行認證的型號合格證。C909和C919只取得了中國的型號合格證,飛往其他國家需要獲得美國和歐洲當局的認證。即使在東南亞,參考歐美認證的情況也很多。日本專家認爲,歐美當局向中國商飛的飛機發放型號合格證的門檻依然很高。
此外,構建供應鏈也是挑戰。C919倡導零部件國產化,機頭、機身和機翼的零部件等由中國國內企業生產,引擎則採用由美國通用電氣(GE)和法國企業的合資公司CFM INTERNATIONAL生產的產品。
陸媒報導指出,中國商飛的零部件國產化率預計達到6成左右。在歐美加強限制的風險升高的情況下,中國商飛能在多大程度上迅速提高國產化率是擴大業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