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怎麼吃更健康?最新膳食指南提示:這10點最重要!
圖片來自:freepik.com
中國人經常說“民以食爲天”,除了因爲愛吃,還因爲吃對健康有重要影響。到底吃什麼、怎麼吃更健康,這也是大家經常會疑惑的問題。
今天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佈,與上一版的指南相比,也有了一些變化,包括核心8條提示、增加了新的建議,大家可以看下圖:
圖片來自:我做的
我也幫大家總結了十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健康提醒:
1
合理搭配是核心
很多人經常問我,想要減肥應該吃什麼, 想要美白應該吃什麼,想要預防癌症應該吃什麼,想要健康到底應該吃什麼……
我總是會說:其實都不應該指望某一種或幾種神奇的食物,因爲根本不存在,也沒有。
健康的關鍵在於整體的飲食情況,是否食物多樣、是否合理搭配。營養的核心是合理搭配,而不總是指望幾種食物。
新版膳食指南也在第一條就強調了這一點,日常飲食要食物多樣, 合理搭配。
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呢?最簡單的做法是參考膳食寶塔。
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大家都可以多多參考這個膳食寶塔,從食物搭配做起,學會健康的搭配自己每天的飲食,而不要總是希望簡單的找到某種特效食物。
圖片來自:freepik.com
2
會烹會選,會看標籤
做健康第一責任人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我們要學會烹調食物、看標籤選擇食物。
但它反映的更深層的意思是,大家一定要明確——自己纔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我們要自己會做飯菜,會買食品,會健康做菜,會買健康食品,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健康。
因爲光會買會做,但你只會做水煮魚、炸雞,只會買薯片、鹹菜,這可吃不出健康。
這兩條我覺得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所以我把他們放在了最前面。
圖片來自:freepik.com
3
每天一斤奶
和 2016 年膳食指南相比,最新的膳食指南將每天的奶量建議從 300 克提升到了 300~500 克,這也算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每天一斤奶」的目標了。這也是最新膳食指南中是唯一一個推薦量大幅增加的食物。
從原來的「每天一杯奶」,到現在的「每天一斤奶」,看似是一小步,挑戰還是蠻大的。
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均奶類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大概每天只有30克左右。要達到500克的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這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早上一杯 250 毫升的純奶,下午一杯 100 克酸奶,晚上再吃個奶酪棒,才能基本達到推薦量。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喝奶超過 500 克,最好換成低脂或脫脂奶。
圖片來自:freepik.com
4
多吃全穀物
新版膳食指南也明確提出了多吃「全谷」,最好每天吃的穀類中有一半是全谷雜豆、達到50-150克全谷和雜豆。
但現實是, 我國超過 80%的成年居民全 穀物攝入嚴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穀物攝入量爲 13.9g ,女性爲 14.6g ,遠低於推薦攝入量。
有研究發現, 食用大量精製穀物與罹患重大心血管疾病、中風和過早死亡的風險較高相關; 每天食用 350克以上的精製穀物,會使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 27%,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33%,中風的風險 增加 47%。
經過精製加工後的穀物幾乎只有澱粉、沒有膳食纖維, 消化速度很快,吃下去後消化速度也很快,非常不利於血糖和體重的控制,對心血管也有損害。
和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全穀物與健康的科學共識(2021)》指出,多吃全穀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2 型糖尿病等 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圖片來自:freepik.com
5
吃雞蛋,不要丟蛋黃
今天發佈會會上,特別提到了吃雞蛋的問題,除了#每天吃1個雞蛋沒問題#之外,還特別提到,可別把蛋黃給丟了。
很多人認爲,吃蛋黃會導致我們膽固醇攝入過高,吃雞蛋時不敢吃蛋黃。
其實,健康的人不需要關注自己飲食膽固醇攝入量,且沒有證據表明多吃膽固醇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
另外,蛋黃富含大量鈣、磷、維生素 D 等人體必需營養素。可別把這麼營養的部分給丟了喲。
圖片來自:freepik.com
6
鹽要繼續減,避免重口味
鹽要繼續少吃,不要超過每天5g,這個跟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目標也保持一致了。
其實我國之前發佈的國民營養計劃、健康中國行動、跟“三減三健”等政策目標也早就調整爲5克,指南也是更新保持一致。
從最近幾年我國的調查來看,我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都在10克左右,是目前推薦量的2倍。
大量的研究發現,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柳葉刀調查發現,中國因飲食不合理導致的疾病死亡率在全球處於倒數第二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鈉攝入太多。
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儘量清淡飲食,避免重口味。
圖片來自:freepik.com
7
喝酒沒有任何好處
過去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酒精限制量是,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新版膳食指南對飲酒的限制更加嚴格了,建議要限制酒精攝入,並對男性的酒精限量再次收緊,跟女性一樣不超過15克/天。
在發佈會現場的專家解讀中,還特別強調——喝酒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在過去十年的科普中 ,我多次反覆說過,經常喝酒更容易得更容易得高血壓、高甘油三酯、心肌疾病等,說適量喝酒有益心臟的,都是藉口。適度飲酒對心血管健康並沒有保護作用,並且隨着酒精消耗增加,血壓升高及腦卒中風險還會增加,還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如果可以,大家還是應該儘量做到不喝酒。
圖片來自:freepik.com
8
規律三餐
這個在前幾天講吃晚餐的時候,我也跟大家說了,要規律飲食、規律吃三餐。
我們人體每天都需要多種營養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一頓不吃、一次吃很多下次吃很多這些習慣都屬於不規律進餐。
進餐不規律的行爲,比如一頓不吃下頓猛吃一頓、一頓吃得少點下頓更朋友聚會大吃一頓……都會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大家都應該儘量避免。
圖片來自:freepik.com
9
喝白水
新版膳食指南也突出了喝水的重要性。
在發佈會的解讀中,建議我們要首選喝白水,包括白開水、純淨水、礦泉水等。而各種含糖飲料,則要儘量少喝或不喝。
當然,建議每天添加糖攝入不超過50克,大約是一瓶含糖飲料吧。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大家也不用太恐慌。
圖片來自:[7]
10
養成分餐、用公筷習慣
養成用公筷公勺、分餐的習慣,對於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非常重要,比如幽門螺桿,中國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注意。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