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玩不轉”足球嗎?發展足球事業呼喚“事業心”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發展足球事業,呼喚“事業心”(人民時評)

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中國球迷沒能等來那支心心念唸的球隊。

平心而論,是中國人“玩不轉”足球嗎?中國男足曾在2002年踏上過世界盃決賽圈的賽場,在2004年獲得過亞洲盃亞軍,精彩場面年紀稍大的球迷仍歷歷在目。

理性觀察,中國的足球氛圍不好嗎?今年3月,浙江杭州奧體中心涌入70588名球迷,創下男足主場賽事上座人數的新紀錄。放到世界範圍內,這也是一個極高的數字。足球在中國,有着深厚的球迷文化、熱烈的發展氛圍、堅實的政策支撐。

發展振興足球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以“事業心”把足球事業發展好、建設好,無疑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肩負起來、努力完成的任務。

發展足球事業,尊重規律是前提。

職業聯賽是一國足球發展的基石,一個穩定而良性發展的聯賽對國家足球競技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然而,有一段時間,“金元足球”在中超聯賽大行其道,擁有一衆大牌外援的比賽場面雖然好看了,但並沒有帶來本土球員競技水平的質的飛躍,球迷對球員身價虛高、薪酬虛高問題反映強烈。俱樂部入不敷出、青訓體系被荒廢等問題,更是讓聯賽運行雪上加霜。

促進聯賽健康發展,既要尊重市場規律,更要尊重足球規律、體育規律,兼顧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發展方向沒有錯,但競技比拼不應簡化爲資本的比拼。職業化的目的,在於完善俱樂部財務監管制度,提高營收水平、改善營收結構,精心培育本土足球文化等,從而推動俱樂部和聯賽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足球競技水平持續提升。

發展足球事業,還是一個法治命題。多年來,運動員選用、賽事裁判、行業管理、人事任用等與足球運動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都出現過腐敗問題,嚴重影響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損害中國足球的形象。系列腐敗案的查處,必將推動足球領域生態的改善。

足球事業破冰解困,關鍵在改革,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推動《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落地落實。一方面,必須持續加強青少年足球普及,抓好青訓體系建設;另一方面,體育管理部門要找準監管發力點、築牢制度防火牆,從根本上解決好權力制約、賽事管理、比賽監督等一系列問題,打造健康足球生態。

射門沒準星,停球停出幾米遠,發角球直接發出界……這些都是基本功不過關的典型表現。“菜就多練”,是球迷一致的期盼。競技體育出成績,刻苦訓練是基礎。頂級乒乓球運動員每天四練,深夜還要進行技戰術覆盤。奧運游泳冠軍每天基礎熱身訓練要游上萬米。有的頂級籃球球員凌晨4點就起牀訓練。作爲中國球迷,更希望這些故事發生在男足身上。

一位足球解說員說:“請不要相信,勝利就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樣唾手可得,但是請相信,世界上總有一些美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比賽總有輸贏,但國家隊的意義不僅在於爭勝,更重要的是展現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激發民衆的愛國熱情和對體育的關注。即便輸球,也應該讓球迷爲球場上展現的體育精神所振奮。期待男足從國際賽場載譽歸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