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 胸懷“大保險觀” 全面支撐築牢“三張網”
據中國人壽官網消息,截至2024年末,中國人壽財險公司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風險保障額度63.87萬億元。此外,2024年,中國人壽集團境內累計新增保險金額超700萬億元,保險資金直接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約5萬億元。
保險業不僅是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更是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工具。一直以來,中國人壽努力發揮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助力築牢經濟安全網、社會保障網和災害防控網,更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
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週期、耐心資本的優勢,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資金支持,爲科創企業發展補足動力。例如,公司發起設立“中國人壽-滬發1號股權投資計劃”,投資規模約118億元,通過S份額投資方式探索了保險資金與政府資金在產業發展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有力支持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風險無處不在。除了資金投入,科創企業還需要保險發揮專業功能,通過分散、轉移風險,爲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堅實後盾。中國人壽緊緊圍繞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週期金融保險需求,持續豐富首臺(套)、首批次等科技保險產品供給,實現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的保險全覆蓋,集團旗下財險公司累計開發200餘款科技保險主、附加險產品,形成品類豐富、保障全面、重點突出、貼近市場的科技保險產品供給體系。
在實施健康中國和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過程中,人民羣衆對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斷提高,多元化的保險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釋放。中國人壽積極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佈局養老保險“三支柱”。
第一支柱方面,中國人壽集團旗下養老險公司入選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機構,爲近65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提供投資管理服務,特定投資組合規模和業績排名前列,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第二支柱方面,養老險公司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累計規模達1.9萬億元,其中爲全國3.9萬餘家企業提供受託和投資管理服務,在29個職業年金統籌區擔任主受託人。第三支柱方面,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累計服務全國36個個人養老金先行區域近20萬客戶參保個人養老金業務,保持行業領先;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約320萬戶,繳存人數和繳存規模穩步提升;養老險公司陸續發行10款商業養老金產品。
除了爲人民羣衆守好養老“錢袋子”,中國人壽還推出老年人專屬系列產品,致力於構建滿足意外、疾病、醫療、護理等多重保障需求,壽險公司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羣體1.3億人次。同時,積極參與國家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已覆蓋4400萬人,承辦的大病保險覆蓋近3.6億城鄉居民,參與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項目上百個,有效減輕了人民羣衆的醫療費用負擔。此外,圍繞多層次養老需求,中國人壽還加速在全國26個重點城市推進養老養生項目佈局,可提供養老牀位數超萬張,可以滿足全年齡段長者的個性化需求。2024年,集團旗下各養老社區入住人數較年初增長71.46%,社區在住長者綜合滿意度超90%。
2024年,中國人壽快速響應包括廣東梅大高速路面塌方事故、“貝嘉碧”颱風等在內的突發自然災害事件超150件,充分發揮了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爲探索應對臺風、地震、洪水等災害的有效保障模式,中國人壽在巨災保險產品定價、風險分散、防災減災等重要領域加快創新,穩步拓展巨災保險保障範圍,加強對人民羣衆財產損失的經濟補償。目前,中國人壽財險公司參與地方性巨災保險項目由2021年的8個增加到2024年的35個,提供巨災保險保障508.73億元。
此外,中國人壽還探索完善風險減量管理模式,拓展“保險+科技+服務”,積極運用先進技術,加強事前風險預防和事中風險干預,從源頭化解風險。2024年,中國人壽財險公司累計幫助企業完成災害隱患排查近10000家,累計完成近300次災害演練,面向公衆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活動約400場,“安心防”風險減量服務平臺累計發生災害預警信息超2200萬條,受理突發重大災害相關報案16萬件。
中國人壽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努力成爲黨中央在金融保險領域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公司將切實堅守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定位,努力成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服務者、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參與者、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