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大陸取代美國成為可靠夥伴的想法荒唐可笑

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伍德克。(路透)

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主席(Jörg Wuttke)近日撰文指出,有人認爲,不遠的將來,大陸可以取代美國,成爲歐洲可靠合作伙伴,這種想法是荒唐可笑的,「已沒有必要繼續自欺欺人了。我們的對華出口已經觸頂,今後對華出口只會越變越少。」

德國之聲引述德國《焦點》雜誌客座評論文章〈中國幻覺〉,作者伍德克曾長期擔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有長達35年的在大陸的生活經歷。據彭博此前報導,他在去年決定離開大陸,轉往美國一家諮詢公司任職。

伍德克指出,在出口方面,德國企業僅對波蘭的出口就已經超過了對大陸的出口,而從去年11月開始,整個歐盟對瑞士的出口也比對大陸的出口更多。

他提到,大陸領導人希望實現自給自足,外國企業將越來越不受歡迎。與此同時,只有被選上的外國企業才能獲准進入大陸,而只有那些被大陸認爲有用的企業才能獲此殊榮。

爲什麼不更多地向大陸投資?伍德克指出,他在擔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時曾發佈一份430頁的立場文件中,當中羅列大陸市場數以千計的弊端,但根本問題只有「大陸市場不是開放性的」。

他強調,認爲大陸將來會大規模對外開放的想法,純屬一廂情願的幻想,最多隻能阻止大陸市場進一步封閉,「我們不得不一再告誡大陸政府,他們的產業政策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伍德克表示,大陸的政策導致產能過剩和廉價傾銷,全球三分之一的產品是在大陸製造的,而大陸本土卻只能消費大約13%。這一方面損害大陸本土企業利益,目前大陸約有140家汽車品牌,能賺錢的僅有20家。

另一方面,美國正試圖阻擋這些廉價大陸商品的洪流,但這些產品最終將不可避免地涌入歐洲和其他市場。而所有的國家,無論是泰國、俄羅斯還是土耳其,最終都會逐步建立起貿易保護機制,「這將意味着自由貿易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