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英文怎麼說?港府按北京指示公佈官方版本
港媒報導,按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最新指示,要求統一「中國內地」的官方英文譯名應爲「Chinese Mainland」。(美聯社)
港媒《明報》指出,按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最新指示,要求統一「中國內地」的官方英文譯名應爲「Chinese Mainland」。未來在公開文件、網頁及新聞稿中採用新譯名,以確保一致性。香港行政會議員成員、資深律師湯家驊認爲,不少人認爲隨口一句,不用過於執着,但大陸外交部此舉再次「提醒我們用字不能馬馬虎虎」,應加倍小心。
據香港《經濟日報》,有消息稱,香港立法會秘書處引述政制局提醒全體議員,按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最新指示,「中國內地」的官方英文譯名應爲「Chinese Mainland」,而非過往常用的「Mainland China」。至於「Mainland」、「中國大陸」及「中國內地」的表述仍可繼續沿用,已發佈的文件則毋須修改。消息還指,港府各部門亦接獲相同通知。
《明報》稱,港府過去官方文件中較少使用「Chinese Mainland」,但自今年9月中起,政府各部門新聞稿已不再採用「Mainland China」的譯法。如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自2023年起在外訪講稿中,多次改用大陸的譯法。根據《基本法》英文版本,當中兩條條文使用「mainland of China」的說法;而其他香港法例及部分機構,如工聯會設於內地的諮詢服務中心,仍以「Mainland China」爲英文名稱。
《星島日報》提到,湯家驊6日於社交平臺對此發出評論文寫道,「中國大陸(Chinese Mainland)與大陸中國(Mainland China)、和內地與國內,分別在哪裡?不少人認爲隨口一句,沒什麼大不了,不用過於執着罷?」
湯家驊認爲,上述這項譯名指示再次提醒香港民衆「用字不能馬馬虎虎」。他指,不少人認爲一個用詞差異無關緊要,但在外交語境中卻有明顯區別。他回憶,2000年以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身分率團訪京時,曾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接見。期間有人問他:「你說我們在『國內』,那你是否認爲香港在『國外』?」令他當場語塞。
湯家驊稱,從那次經驗後,他深感法律及官方用語必須謹慎,「身爲律師,用字不能隨便,一定要小心」。歷屆港府官員不時以「國內」指代「內地」(大陸),屬語病難改;而「Mainland China」一詞則暗示中國存在「大陸中國」與「其他中國」之分,易引起誤會。他認爲,大陸外交部此次特別提醒,是出於「用心良苦」,提醒港人用字上應該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