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科太陽石礦山大模型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4月10日,根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北京市新增23款已完成備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名單,中國煤科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自主研發的太陽石礦山大模型位列其中,成爲礦山行業首個通過備案的大模型。此次備案標誌着太陽石礦山大模型在數據安全、算法合規和內容治理等方面全面符合監管要求,正式具備向行業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資質。

作爲礦山領域通過備案的大模型,太陽石礦山大模型的突破性意義在於打通了人工智能技術與礦山生產場景深度融合的“最後一公里”,爲行業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依託“數-訓-用-測”四維閉環體系,煤科總院構建起從數據採集、模型訓練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技術路徑,實現了從原始數據到人工智能應用的完整價值轉化,爲行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在合規備案的基礎上,煤科總院即將上線太陽石礦山大模型門戶網站,集成了智能問答、能力共創等核心功能模塊,並重磅推出礦山行業專用“法規遵循”模塊化能力,爲每一次行業知識問答提供合規保障,並將以標準化API接口向行業提供開放式服務,致力於爲礦山領域的合規落地提供高質量的法規適配能力。

目前,以太陽石礦山大模型爲基座,煤科總院建設礦山百通、煤科礦安、礦山中控、礦山視巡、礦山知行等系列AI產品,聚焦煤炭行業知識服務、中央控制系統、AI分析與訓練平臺、安全監管監察、多智能體協同等關鍵領域,形成了覆蓋礦山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體系,爲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作爲礦山人工智能領域的先行者,煤科總院始終踐行“用AI重塑礦山未來”的使命,通過“高質量數據集+可靠工具鏈+行業大模型”三位一體的技術體系賦能礦山全產業鏈場景,既爲行業專家鑄造了高效的“產品孵化器”,又搭建起了“行業認知-技術實現”的跨學科橋樑。通過持續深化與行業夥伴的戰略合作,共同培育礦山人工智能新業態,搶抓礦山AI新機遇,開拓應用新場景,全力推動我國礦山行業由數字化向智能化的戰略躍升,爲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