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擊 HMPV 肺炎浪潮,新大流行令人憂

據報道,一種名爲人類偏肺病毒(HMPV)導致的住院人數激增正在席捲中國,醫院人滿爲患的畫面引發了對另一場全球大流行的擔憂。

在微博這個中國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用戶一直在分享他們對於過去一個月呼吸系統疾病病例增多的擔憂。

一個名爲“解碼中國”的 YouTube 頻道甚至宣稱,此次最新的疫情爆發情況可能“比 2022 年更糟”,這裡說的是去年奧密克戎變體引發了嚴格的封鎖,並且在中國各地導致數千人死亡。

人偏肺病毒的爆發使得衛生專家敦促中國在疫情擔憂中“如實說明情況”

從該平臺上的一個轉發視頻來看,年齡在 50 至 60 歲之間的人感染了這種病毒,隨後在三到五天內發展成肺炎,需要住院治療。

人偏肺病毒表現爲一種呼吸道感染,其在各國的季節性流行情況有所增加,會出現類似於新冠的症狀,比如鼻塞、發熱和持續咳嗽。

雖然大多數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病例症狀輕微且不致命,但它可能導致肺炎和支氣管炎等嚴重疾病,給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羣帶來更高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微博上滿是醫院裡擠滿戴口罩患者的圖片,這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該病毒可能在民衆間擴散,並在全球範圍內構成類似於新冠病毒的威脅。

中國衛生官員對於與該病原體相關的確切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一直持保留態度,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員週日表示,病例數量有所下降。

據美聯社新聞報道,正如《美國快報》所報道,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王莉萍表示:“目前,人偏肺病毒檢測陽性率波動,北方省份陽性率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應急司副司長高欣強反駁了有關當前情況堪比或甚於新冠疫情高峰期的說法。“醫療資源沒有明顯短缺,”他表示,並指出全國範圍內病例的增加是由已知病原體導致的,而非新的傳染性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觀察到,中國 HMPV 病例的增加“處於北半球每年此時天氣狀況下的預期範圍內”。HMPV 於 2001 年在荷蘭首次被發現,其通常類似流感,通過直接接觸以及受污染的表面進行傳播。

“雖然 HMPV 確實會隨着時間推移發生變異並出現新的毒株,但是我們認爲它不具有大流行的潛力,”hVIVO 的首席科學官安德魯·凱奇波爾博士向全球衛生夥伴組織 GAVI 解釋說。

“這是因爲 HMPV 的變化是漸進式的,並且基於此前流行的毒株。像新冠疫情那樣,只有當一種全新的病毒進入人羣時,纔會引發大流行,”他補充道。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的數據表明,英國的 HMPV 病例有所增加,從 12 月中旬開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