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美巨頭重啓對華芯片出口丨一週熱點回顧

二季度GDP增長5.2%

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其中二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從6月當月看,工業增速大幅增長,消費、投資等部分經濟指標數據出現回落。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比上月加快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比1~5月回落0.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同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績單。這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非常不容易。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在外部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運行的基礎還需要加固。

【點評】二季度GDP增長5.2%,這一數據超出市場預期。2025年上半年,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逆週期調控政策,內需表現較爲穩定,出口好於預期,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經濟總體平穩運行。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仍然較多。

外貿連續七個季度同比增長

海關總署14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增長7.2%,進口增長2.3%。

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加快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進入6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全部實現增長,且增速都在回升。

貿易伙伴方面,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4.7%,佔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6%,對歐盟、韓國、日本等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此外,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6月中美貿易有所回升。

【點評】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朋友圈”不斷擴大,這份成績單“實屬不易”。分析認爲,接下來,中美經貿對話磋商還會經歷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下半年穩增長、穩外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

上半年M2同比增8.3%

央行14日公佈了上半年金融數據情況。數據顯示,6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4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廣義貨幣(M2)餘額330.29萬億元,同比增長8.3%。

信貸仍是社會融資主要渠道。上半年,我國信貸總量保持平穩增長,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7.17萬億元,是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的主要構成,表明金融持續爲實體經濟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政府債券淨融資也是拉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政府債券淨融資7.66萬億元,同比多4.32萬億元。

【點評】從上半年的金融數據看,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主要指標增速略有回升,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專家分析,下半年美聯儲有望重啓降息,我國貨幣寬鬆空間有望打開,政策將把握好實施力度和節奏。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以城市更新爲抓手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城市工作,要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爲主線,以推進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

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爲主的階段。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註重以人爲本;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更加註重集約高效;轉變城市發展動力,更加註重特色發展;轉變城市工作重心,更加註重治理投入;轉變城市工作方法,更加註重統籌協調。

會議部署了七方面重點任務,包含着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着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着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着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着力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會議要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發展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化城市羣和都市圈,分類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

【點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黨中央召開的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上一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是十年前。業內人士分析,十年前召開的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前瞻性地提出在城市發展中要防止“攤大餅”式擴張,但當時城鎮化還處於增量發展階段,轉型需求沒有那麼迫切。如今,房地產市場真正進入以“城市更新”爲主的高質量發展時期。爲此會議提出五個“轉變”,部署的七大任務也圍繞着這點展開。未來城市更新與“好房子”建設將逐步取代傳統增量開發模式,有望釋放巨大的市場紅利。

新一批藥品集採不再錨定“最低價”

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15日公佈了第十一批集採品種遴選情況,初步確定將對55種藥品進行採購。

與往年醫保目錄談判藥品首年內暫不納入集採相比,今年首次放寬到整個談判協議期內暫不集採,保護醫藥產業創新積極性。

同時,此次集採提出了更嚴格的質量要求:企業必須具有2年以上同類型製劑生產經驗,且“投標藥品的生產線”2年內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對企業的過低報價也作出了限制:一方面,優化價差控制規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作爲參照;另一方面,對於每個品種報價最低的中選企業,將要求其對報價的合理性作出解釋,發佈“低價聲明”,承諾不低於成本報價。

【點評】本次集採進行了多方面的優化調整,努力滿足患者、醫療機構、企業的多方需求。比如,首次對外公開品種遴選過程,在程序上更加公開透明,給予藥企更加穩定的預期;規則方面,不再錨定“最低價”、醫生可按藥品品牌報量、提高投標資質門檻、強化質量監管等舉措,均是對年初社會關切的迴應,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質量高、療效好的仿製藥。

AMD和英偉達將重啓對華芯片出口

15日,正在中國訪問的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批准了英偉達的出口許可,英偉達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

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 (AMD)當天也表示,美國商務部將對該公司的AI芯片MI308許可證重新進行審查,以便向中國重啓該芯片的出口。

截至當天收盤,AMD和英偉達的股價分別上漲超6%和4%。

英偉達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均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以應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擔憂爲由,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對華出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8日表示,我們注意到,美方近日又主動表示將批准對華銷售英偉達H20芯片。中方認爲,美方應摒棄零和思維,繼續取消一系列不合理的對華經貿限制措施。

【點評】業內分析認爲,英偉達和AMD芯片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將面臨激烈的競爭。中國已經具備自主研發AI芯片和構建AI基礎設施的能力,未來更多的機會可能還在國產替代方向。考慮到中美政策的多變性,美國芯片重啓銷售後仍將面臨較大不確定因素。中國企業應繼續多元化選擇,以更好地保護供應鏈的安全性。

上海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

《上海市關於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15日發佈,明確九條扶持政策,涉及資金激勵、人才政策、場景建設、出海扶持等方面。

新政支持上海市黃浦區、楊浦區建設在全球範圍具有影響力、引領力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對集聚區內成效顯著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上海全市範圍內表現突出的孵化器、產業園區,上海市級層面按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萬元獎勵。

政策注重激勵優質內容創作,講好上海故事、中國故事且有較大影響力的單項內容,可獲上海市級層面最高10萬元獎勵,並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及上海市級榮譽。

在科技賦能創作方面,對開展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相關應用場景建設的主體,給予最高可達總投資30%的資金支持。

此外,爲創作者和產業鏈企業設立貸款綠色通道,爲優質內容創作人才優先提供人才公寓及落戶等便利,優化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職稱評價通道等。

【點評】“滬九條”是上海搶佔全球互聯網內容產業制高點的一項關鍵舉措。新政通過大力度的資金扶持、技術支持和國際化平臺搭建,爲培育優質創作生態注入動力,有助於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軟實力。

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管新規出臺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5日發佈《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AMC)經營行爲,強化風險管理。明確監管職責分工,劃定五大經營紅線,約束規範地方AMC經營,嚴限跨區經營以遏制監管套利與風險外溢。

辦法明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不得從事約定本金保障和固定收益承諾或者要求轉讓方承擔回購義務、幫助金融機構等虛假出表掩蓋不良資產、爲融資平臺提供融資通道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經營行爲。

風險管理方面,辦法明確集中度風險監管要求,規定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對單一客戶和同一集團客戶的股權、債權等投融資餘額不得超過自身淨資產的10%、15%。明確流動性風險監管要求,規定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符合有關規定的優質流動資產應當不低於未來30天內的淨資金流出。明確關聯交易監管要求,規定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對全部關聯方的債權餘額不得超過自身上季末淨資產的50%等。

【點評】歷經十餘年發展,地方AMC行業面臨從規模擴張到質效提升的轉型挑戰,偏離主業、槓桿濫用、風險傳導等問題凸顯。對此,辦法強制地方AMC迴歸本源,並劃定五條經營紅線。作爲全國層面首個地方AMC監管辦法,新規填補了監管空白,有助於引導地方AMC規範穩健經營,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形成協同,助力防範化解中小金融機構和區域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