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大代表叢斌:爲科普工作築牢法治根基

科普是國家創新的“基石”,是強國建設的“底色”。2024年,我國科普事業邁進了一大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了科學技術普及法,爲科普工作注入了強勁法治動力。新法明確“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求“國家推動科普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科普發展格局”。這不僅對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爲科普創新發展築牢了法治根基。

爲什麼科普工作如此重要?在我看來,科普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國民教育的“必修課”。科普以科學精神爲靈魂,以科技範例爲載體,將科學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讓科學成爲國民教育的內在要素。科普不僅讓科學知識家喻戶曉,更培養公民的科學思維和理性精神,讓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提出“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依法設立科普獎項”,這是科普事業的一大動力。設立科普獎項,還要構建一套獨立的科普創新評價指標體系,這個體系只有具備客觀性、系統性、科學性、公平性、實用性和導向性,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進而激勵更多人投身科普事業,爲國家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詹媛採訪整理)

來源:《光明日報》( 2025年03月04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