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4.8萬公里

7月8日,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高速鐵路: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爲主題,8日至11日會議期間,將採取全體大會、圓桌論壇和分組技術交流等形式,搭建世界各國高速鐵路成果展示、技術交流、產業協同的平臺,共同探討未來高鐵創新發展的重大課題。

開幕式上,《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報告》發佈。報告顯示,我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建成運營,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加密成型。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4.8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隨着2024年底,我國新一代時速400公里的高速動車組樣車成功發佈並開展試驗,未來,中國將實現時速400公里高速鐵路商業化運營。

報告用翔實的數據和高鐵建設案例,向與會嘉賓、專家全方位呈現了近年來中國在高質量推進高速鐵路建設、構建高速鐵路技術體系、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12306實時票務交易系統、構建高鐵安全技防體系等方面的發展成果。

近年來,中國高質量推進高速鐵路建設,全長131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滬高鐵,實現了北京至上海四小時高鐵都市圈;建成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穿越高寒季節性凍土地區,沿線最大溫差超過70度;建成蘭州至烏魯木齊高速鐵路,超過1000公里線路穿越戈壁、沙漠和大風區;還建成了全長17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中國智能高鐵技術創新的標誌性工程——京張高鐵。中國在京滬、京廣等多條線路近8100公里的高鐵線路上,實現世界最高時速350公里的商業運營。

我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12306實時票務交易系統,單日最高售票超過2600萬張,單日高鐵旅客發送量超1600萬人次。推出了電子客票、在線選座、刷臉覈驗、互聯網訂餐等多樣化服務新舉措。

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近年來,我國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先後與四十餘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鐵路規劃設計和建設運營等合作,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成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張亮麗的名片,也爲全球鐵路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報告還對未來中國高鐵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中國高鐵將圍繞更高速、更智能、更安全、更綠色等重點領域開展持續攻關。圍繞更高速的高速鐵路研發新一代時速400公里高速動車組樣車,將實現時速400公里高速鐵路商業化運營;圍繞更智能的高速鐵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鐵路深度融合發展;圍繞更安全的高速鐵路,依託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建立健全高速鐵路風險感知技術體系;圍繞更完備的實驗驗證體系,以專業實驗室爲支撐,以專業運維檢修隊伍爲保障,建立高速鐵路全要素綜合實驗驗證體系;圍繞更開放的標準合作,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制度,充分發揮技術標準的引領作用,提高世界高鐵建設發展的效率和質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