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告訴歐盟:無法接受俄羅斯輸掉戰爭 美國將全力對付中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根據一名知情官員向媒體透露,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進行爲時4小時的會談期間表示,北京無法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原因是這將導致美國將全副精力轉向中國。這番說法顯然與北京對外所主張的中立立場相牴觸。

這名官員指出,該場會議涵蓋從網路安全、稀土供應、貿易失衡,到臺灣與中東問題等多項議題,雙方雖有激烈交鋒,但整體氣氛仍屬尊重理性。他補充,王毅的私下言論顯示,北京可能傾向讓烏克蘭戰事持續膠着,以牽制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關注,這與外界長期對中國立場的質疑不謀而合,即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實際上有更多地緣政治利害關係,而非單純的中立。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於週五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她重申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上的一貫立場,「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的當事方,主張透過對話協商推動停火與和平,延長危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毛寧並表示,中方希望能儘早推動政治解決方案,並強調「中方將與國際社會一道,根據有關各方的意願,繼續爲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儘管中方對外堅稱中立,外界普遍認爲其立場遠比表面複雜。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宣佈建立「無上限」夥伴關係,此後雙方在政治與經濟上持續深化聯繫。中國一方面自詡爲和平斡旋者,另一方面卻被多方指控提供接近軍事用途的支援。

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近日指出,俄軍日前對基輔發動破紀錄的空襲後,當局回收的伊朗設計「格蘭2型」(Geran 2)無人機殘骸中,發現標註爲「2024年6月20日製於中國」的機體部件。他表示,俄軍當晚的空襲亦波及位於敖德薩的中國總領事館,雖僅造成輕微損壞,但此事本身就如一則隱喻,「普丁不斷升高戰爭與恐怖行動,並牽連包括北韓士兵、伊朗武器及中國製造商等第三方參與。」

另有報導指出,今年亦有中國公民參與俄軍行動之說,北京則否認有任何組織參與,並呼籲中國公民切勿捲入任何一方的軍事衝突。烏方已對多家中國企業祭出制裁,指其涉及向俄方供應無人機零組件及飛彈製造技術。

儘管中國外交部聲稱不涉入烏克蘭戰事,國際社會對北京實際角色的疑慮與批評聲浪持續升高。歐洲與美國官員也多次指出,若中方真有意促進和平,應展現更具實質性的行動,而非維持模糊立場或在私下表態與公開說法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