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蔗產業的“袁隆平”|培育雲蔗081609背後的奮鬥傳奇
(來源:沐甜科技)
來源:沐甜科技
在雲南這片廣袤豐饒的土地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下稱雲南甘科所)專家團隊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耕耘,捧出了一個神奇的甘蔗品種——“雲蔗081609”,它凝注着雲南甘科所人傾注畢生心血的不凡使命。如果說袁隆平院士的水稻爲中國解開了糧食安全的困局,那麼在甘蔗種植世界,雲南甘科所的貢獻亦同樣深重沉甸。他們雖未享全民敬仰之盛名,卻同樣傾盡年華守護一片“甜蜜事業”,如同照亮甘蔗產業的恆久火炬。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甘蔗領域被國外品種的“新臺糖”系列壟斷,雲南蔗糖業彷彿遭受無形桎梏。種子短缺帶來產量焦慮,製糖成本高昂抑制產業活力,新品種匱乏致使發展步入惆悵境地。雲南甘科所的前輩們在這沉壓背景下踏上征程,於“雲蔗71-388”等第一代自育品種中埋下了堅韌的火種。
真正的突破之花,終於在本世紀初期濃烈綻放。雲南甘科所的專家們在無數默默無聞的日夜後,成功選育“雲蔗081609”、“雲蔗0551”等新一代甘蔗品種。
“雲蔗081609”憑藉最高畝產15.28噸、最高蔗糖分20.3%的優異成績,成爲世界最“甜”的甘蔗品種,推動雲南甘蔗製糖廠平均出糖率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憑藉突出的高產、高糖特性,躍升成爲雲南第一大、全國第三大主栽品種。
“雲蔗0551”則在旱地種植方面展現出強大優勢,打破全國無灌溉區甘蔗單產紀錄。
“雲蔗081609”迅速在雲南大地紮根繁衍,成爲絕對主導品種,其影響力更遍及廣西、廣東等全國甘蔗核心產區。累計推廣已達千萬畝之多。這一數字背後,是雲南甘科所以科技創新帶來的數百億元鉅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其中,“雲蔗081609”在雲南的種植面積達268.59萬畝,是雲南有史以來種植面積最大、推廣速度最快的甘蔗新品種,更與其他“雲蔗”品種助力雲南甘蔗出糖率連續三年保持在13%以上,特別是2024/2025榨季,雲南全省平均出糖率達到13.39%。
從種子源頭到製糖工藝的最後一道工序,自主品種全程守護着整個產業的根基,國家蔗糖安全的城牆日趨夯實築牢。
在雲南甘科所的歷史長廊中,專家團隊前仆後繼,爲培育甘蔗種子而跋涉於荒山野嶺,用腳步丈量祖國的熱土,不斷突破自育種質資源匱乏的瓶頸,爲“雲蔗081609”之後蓄積更強之勢。他們薪火相傳,在寂寞實驗室和廣闊田間燃燒青春歲月,踐行着對祖國農業最深沉的愛。
一株“雲蔗081609”,凝結了雲南甘科所幾代人躬耕田野的全部青春和畢生事業。甘蔗產業在自主品種的守護下不再如履薄冰,國家糖罐從此更加盛滿甘美。
在那些遠離聚光燈的試驗土地上,雲南甘科所的科技專家們如同蔗田中的守望者,一季季迎來育種黎明,甘蔗種在甘蔗地裡,而他們的功勳則種在大地上。是那一株株頑強挺立而又甜蜜可期的自主品種,正默默改寫着國家糖業的宏偉格局,爲14億中國人守護着這份舌尖上的珍貴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