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TF規模持續擴容,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近20日“吸金”超49億,規模創新高
8月21日午後,港股三大指數小幅下跌。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走低,醫藥類股全線拉昇,基建類股表現活躍。近期熱度較高的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跌超0.5%,持倉股中,舜宇光學科技、比亞迪電子等跌幅居前,蔚來、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快手等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據報道,中國ETF規模在7月以681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超越了日本(6680億美元),成爲亞洲最大的ETF市場。國內被動投資持續擴容背景下,順勢而來的是對科技賽道的再聚焦:近期港股科技板塊討論度提升,資金“搶籌”跡象明顯。具體到工具層面,截至8月20日的近20個交易日,A股同賽道規模最大的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獲資金淨流入約49.25億元,反映港股科技主題配置強度階段性擡升;截至8月20日,該ETF最新規模已達358.07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
國投證券認爲,從60日滾動收益率差值來看,歷史上創業板指和恆生科技兩者存在明確交替輪動關係,當創業板指漲幅領先恆生科技20pct時,多數意味着恆生科技相對收將迎來補漲,目前兩者收益率差值已經來到18pct,或暗示:同樣具有“機構重倉”和“反槓鈴策略”屬性恆生科技,在創業板指大幅領漲接近新高的背景下有望迎來補漲。申萬宏源指出,伴隨着中報季業績披露的逐漸展開,此前業績預期較低的板塊在“負面預期pricein+成交清淡”的基礎上有望重新獲得市場的青睞。當前已經進入了港股尤其是以互聯網和恆生科技指數爲代表的權重板塊積極佈局的左側時點,此外週期、大衆消費等板塊亦有補漲空間。
在滬指創十年新高、創業板指突破近年高點的背景下,近期多家機構認爲恆生科技有望迎來補漲機會。公開信息顯示,A股同賽道規模最大的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龍頭,軟硬科技兼備,持倉股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騰訊、美團、中芯國際、比亞迪等有望成爲中國科技股“七巨頭”。沒有港股通賬戶的投資者或可通過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一鍵佈局中國AI核心資產。(場外聯接A/C:013402/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