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暫停波音交機 法人評估對臺股供應鏈有限

外電傳出,中國已下令要求境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等待交付的美國波音公司飛機;法人機構表示,由於中國早在2018年的第一次中美貿易戰時降低對波音採購量,目前波音僅有2.06%的在手訂單量體來自中國客戶,因此,不影響今年航太製造持續復甦,持續看好長榮航太(2645)等供應鏈營運後市。

法人機構表示,外電報導,作爲美中關稅戰的一部分,北京已下令要求境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等待交付的波音飛機,同時,還要求陸籍航空公司,停止向美國公司購買任何飛機相關設備和零件。主要是美中報復性關稅後,使美國製造的飛機和零件的成本增加一倍以上,使陸籍航空公司無法接受波音飛機;目前南航、中國國航和廈航的代表也未迴應相關消息。

而儘管空中巴士是更重要的供應商,大陸的航空公司也指望國產的中國商飛C919來補充其窄體飛機的需求,但航空公司的機隊中,仍有數百架波音飛機需要維護、維修和更換。此外,波音的庫存仍有大量原本打算供應大陸航空公司的成品飛機。波音警告稱,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可能損害受到疫情嚴重打擊、最近纔出現恢復正常跡象的供應鏈。

法人機構表示,自川普第一全總統任期的中美貿易戰時,中國已在2018年3月針對飛機等108項商品徵收25%的貿易關稅,至此,中國航空公司就開始降低對波音飛機的採購量,後續僅於2020年後陸續採購28架的波音飛機,使得,波音目前對中國航空公司僅有130架的在手訂單,約佔波音6,319架總在手訂單的2.06%。

考量中國早已在2018年降低對波音的飛機採購量,目前中國要求境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對波音公司訂單的影響有限,整體訂單能見度仍超過10年以上,並且持續考量2025年航太製造持續復甦,以及2026年臺灣國防預算擬定上修,看好長榮航太、亞航(2630)、豐達科(3004)等營運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