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會金牌第二 | 常威,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巴黎奧運會結束,中國代表團拿下40面金牌,金牌總數和美國持平,獎牌總數落後對方,最後位列獎牌榜第二。
那麼,獎牌榜前十名國家都是誰呢?
除了中國,都是G7集團,我們常說的西方發達工業國家,這個榜單也基本和全球GDP總量排名接近,只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印度,印度本屆比賽的金牌數量爲零——隔壁巴基斯坦的標槍選手納迪姆憑藉第二投92米97的成績,打破塵封16年的奧運紀錄,爲巴基斯坦帶回奧運田徑首金,而納迪姆擊敗的,恰恰是印度名將喬普拉。
中國到底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看這個榜單,持”發達國家“觀點的人一定理直氣壯:”常威,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怎麼回答呢?
總不能回答:”我,天生神力!“吧?
我一直有個觀點:奧運會的金牌數量體現的是國家的GDP總量,中國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所以出現在這個榜單,很合理,而且現在奧運會的金牌格局,就是中美爭霸。
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卻出現在發達國家霸榜的榜單中,如何化解這種”尷尬“呢?
這時候,就應該邀請我們國足出場了。
目前,國足在國際足聯排名87,而中國的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幾呢?
查了幾個數據,有排名69的,有排名74的,總而言之,就在這個區間浮動,人均GDP排名世界70多,國足世界排名87,兩者相當接近,所以你現在知道國足存在的意義了吧?
我們就是來反映中國人均GDP世界排名的,一看這排名,就知道,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了。
可能常威,確實不會武功……
現在,你們知道國足,有多重要了吧?!
國足排名,反映人均GDP世界排名,這也是我的觀點。
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人均GDP中下水平;奧運會金牌榜排名第二,但足球、籃球等商業化極高的項目舉步維艱,這些都是中國的兩面性。
就事論事,僅體育而言:
中國是金牌大國,但還不是體育大國,更不是體育強國。
什麼時候中國能成爲體育大國,甚至是體育強國?
答案很簡單:
看產值。
什麼時候中國的體育產值能夠在世界上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那就是真正的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
那麼提高產值靠什麼?
我相信你心裡應該有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