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好吃鵝肉”在哪?看推薦:這10個地方水平高,各有特色
“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的一首《詠鵝》婦孺皆知,作爲家禽界的“扛把子”。鵝,與雞、鴨並稱爲“中國三大家禽”,不僅外形雄壯,性格也“惡名遠揚”,看家護院,敢和任何動物較量一番,甚至是遇到了小朋友都想要鬥一鬥。
如此威風凜凜的“鵝將軍”,卻也有變成餐桌一員的時候。中國的飲食文化食材豐富,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能略施廚藝,將其變爲美味佳餚,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健碩的大鵝。鵝的美味從南到北,今天就來看看各地鵝肉的花樣吃法,水平之高令人垂涎三尺。
一、深井燒鵝
深井燒鵝是一道經典粵菜,也是老廣人最爲喜愛的美味,豐腴肥美的燒鵝一出場,其他食物都會淪爲配角。
製作燒鵝一般會選用當地個頭較小的烏鬃鵝,將其去除內臟,填入調料、香料,吹氣、燙皮,從上至下淋澆上皮水,增加鵝皮的酥脆,然後將鵝放入烤爐進行烤制。一出爐,燒鵝的香味就會撲鼻而來,每隻燒鵝的外皮都泛着金紅油亮的色澤,切一塊品嚐,酥脆的外皮和細嫩的鵝肉在口腔碰撞,搭配汁水豐盈的燒鵝汁,一口下去十分滿足。
二、嘉興醬鵝
嘉興醬鵝作爲嘉興地區的特色美食,已經傳承了數百年,不僅在當地備受喜愛,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饕客前來品嚐。
醬鵝的原料選用百天左右的三花鵝,這些鵝飼養時就經歷了長時間的奔跑和遊動,肉質更加緊實飽滿。拔毛去內臟,將處理乾淨的大鵝用調料醃製數小時直至入味,再放入老滷中滷製,然後將大鵝懸掛起來淋汁,這一步最爲關鍵,來來回回要淋澆百次才能確保醬汁充分滲透到鵝肉之中。
嘉興醬鵝肉質鮮嫩多汁,醬香濃郁,入口時有醬油的微甜,還有鵝肉的鮮美,讓人久久不忘。
三、東北鐵鍋燉大鵝
起源於明清時期的鐵鍋燉大鵝,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東北名菜。在東北,每逢佳節或者喜慶的日子,都會燉上一鍋大鵝,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品嚐,分享喜悅。
正如這道菜的名字,鐵鍋和大鵝都缺一不可,鐵鍋導熱均勻,保溫性好,能夠確保鵝肉在燉制過程中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使鵝肉入味增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質鮮嫩。在烹飪時,店家還會加入不同的配菜,土豆、豆角、寬粉等,使這道菜更加豐富美味。
四、潮汕滷鵝
潮汕地區的滷鵝歷史悠久,根據文獻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經有百年了。而滷鵝在潮汕地區已經不止是一道美食佳餚,更是一種文化、習俗的表達,逢年過節、祭祖祭拜、婚宴壽宴等重大場合,滷鵝都是必不可少的。
原料選用“世界鵝王”獅頭鵝,它體型大、肉質鮮,是製作滷鵝的絕佳選擇。製作滷鵝,滷湯是靈魂,幾乎每家滷鵝店都有自己獨門秘籍,在滷製過程中,火候和時間也是重中之重,只有控制好才能保證滷出來的鵝肉入味、鮮香。
潮汕滷鵝外表油亮,有着琥珀般的色澤,鵝肉纖維分明,吃起來不會過柴也不會油膩,而是恰到好處的融合了滷汁和鵝肉自身的鮮味,只需一口就令人難以忘記。
五、武岡滷銅鵝
湖南武岡的特色美食:滷銅鵝,以其獨特的風味享有盛譽,於2008年被納入到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滷製技術也是湖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岡銅鵝因爲叫聲像打銅鑼而得此名,早在清朝就以“世之名鵝”名揚天下,被列爲皇家貢品,肉質鮮嫩細膩,皮下脂肪少,鵝肉暗紅如牛肉,但遠比牛肉細嫩。
滷銅鵝的製作工藝傳承千年,經過當地人發展改良,現今的滷銅鵝鮮味更甚。採用肉桂、丁香、草果等三十多味中草藥,用滷鼎熬製成滷水,將鵝肉浸煮其中,直至藥滷滲透肉質脈絡。鵝肉表面光澤鮮亮,當人們在誘惑下品嚐其味,醇厚的口感、鮮嫩的肉質、鮮美的味道縈繞口中,而滷水中的藥材更是爲鵝肉增添了獨特的香,使人印象深刻。
六、揚州老鵝
揚州老鵝,又叫“鹽水鵝”,是淮揚菜中的知名滷菜,也是揚州市的傳統美食。當地有句俗語“南京鴨,揚州鵝”,由此可以看出揚州鹽水鵝的名氣與美味。
揚州養鵝的歷史十分久遠,唐詩中就有“有地唯裁竹,無家不養鵝”的描寫,揚州老鵝的製作工藝也有着深厚的歷史,其中黃珏老鵝更是被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產。選用當地放養的白鵝爲原料,經過陳年老滷滷製,使鵝肉充分吸收滷料的香味,做出來的老鵝色澤淡黃,油亮誘人,肉質爛而不散肥而不膩,雖叫鹽水鵝,也不會過分的發鹹,每一口都回味無窮。
七、固始鵝塊
固始縣,地處河南省信陽市東端,豫皖交界處,有着優良的自然環境適宜鵝的生長,自然就會有美味的鵝系菜餚。
固始鵝塊,先煮後炒再熬,加入香料、調味文火慢燉,燉煮過程中需要不斷翻動鵝塊,使其受熱均勻,再下鍋爆炒,炒出鵝肉香味,最後加入煮鵝的湯汁慢熬。吃時可分爲幹鍋、火鍋兩種吃法,味道微辣,湯鮮色美,肉質香嫩,口感極佳。
八、順德醉鵝
順德醉鵝,又叫做順德火焰醉鵝,是順德民間傳統美食,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景泰年間,據傳其製作方法是由火焰魚衍生而來。
正如其名,這道火焰醉鵝製作中真的有火焰燃燒,廚師在燜煮過程中,適時加入米酒並點火,使鍋蓋與鍋子之間的空隙中撩起火焰,將火焰的燃燒加入製作流程,彷彿一個獨特的美食表演。不僅增加了菜餚的觀賞性,還使米酒和鵝肉的香味充分融合,酒氣蒸發之後,酒醇肉香的火焰醉鵝才露出真容。
九、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又名行密貢鵝,是安徽合肥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徽菜系,因其產自合肥吳山鎮而得名。
據傳,吳山貢鵝起源於唐朝,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後佔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他爲官清廉,深受人民愛戴,故鄉人民以當地特產鵝配美味佐料製成滷鵝進貢,吳王食之大悅,稱讚其堪稱“貢品”,從此“吳山貢鵝”名傳天下。
除了貢鵝肉以外,“三大件”(鵝頭、鵝翅、鵝爪)和“五小件”(鵝心、鵝肝、鵝舌、鵝腸、鵝肫)也是貢鵝宴中最流行的吃法。整個貢鵝宴以鵝湯做配料,色澤清爽,香氣濃郁,給人以視覺和嗅覺上的雙重享受。
十、廣東客家碌鵝
都說“食在廣東”,在鵝肉美食上也逃不過這個定理,除了燒鵝、滷鵝、醉鵝之外,廣東還有一種:碌鵝。“碌”,客家話中是“滾動、翻滾”的意思,也是一種較爲獨特的烹飪方法,形容的是將食材不停的翻炒,炒得它滾來滾去,讓各種香味都進入到食材中,直至完美入味。
而碌鵝,就是用這種烹飪方法制作大鵝,鵝肉放入鍋中不停地“碌”,並用鍋鏟淋油,讓鵝皮呈現出焦糖色,碌好後還要放入滷湯中燜制,這種先碌後燜的做法使鵝肉更有韌勁,還吸飽了湯汁。做出來的碌鵝,外皮醬香濃郁,肉質鮮嫩多汁,口感香濃,鹹鮮撲鼻。
——老井說——
除了這十種鵝肉之外,還有云南臘鵝,海南白蓮鵝、榮昌滷鵝等等大鵝菜餚,中國地大物博,養殖大鵝的地區幾乎都有自家的鵝肉做法。如果有吃過其他美味的鵝肉,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