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制裁漢翔等8機構 陸媒:臺灣軍工供應鏈恐停擺
大陸商務部九日首度公告將漢翔等臺灣八家軍工實體納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陸媒指出,臺灣無人機、先進飛彈、造艦計劃、防護用品生產都將受到衝擊,甚至可能被迫停產。
針對中共最新對臺施壓措施,大陸官媒昨持續釋出後續解讀,環球時報甚至以整版詳細分析。報導引述匿名專家說法稱,這項禁令將「從上游源頭卡住臺無人機供應鏈」,臺灣無人機所需要的零組件「無論自制還是進口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環球時報另篇報導則提及我雄風飛彈經緯儀曾送去瑞士維修,但返臺的發貨地址是山東青島;部分稀土如「鎵」,則是先進雷達核心材料,大陸壟斷九成八的生產,連美軍飛彈防禦領域對大陸供應鏈依賴度都逾一成一,「臺軍衝擊可想而知」。
此外,諸如造艦所需要的稀土磁鐵、防護材料所需要的防彈纖維,陸媒報導都聲稱大陸壟斷或掌握全球七成市佔。
福建的「臺海時刻」則指,幾乎「所有的島內(此指臺灣)軍購弊案」,都離不開「大陸配件」這個關鍵字,如雲豹裝甲車、天弓飛彈等。報導更稱國軍自研的無人機,非大陸配件價格貴廿倍,「很多沒有替代品」。
港媒大公報援引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分析,大陸方面禁止對這些臺灣軍工企業出口「兩用物項」,將能有效遏制臺獨勢力的軍事發展,「讓他們難以獲取關鍵原料」。
溫天鵬稱,這些臺灣軍工企業高度依賴大陸的原材料和零組件,出口管制很可能導致其供應鏈受阻,甚至可能被迫停產。
此外,大陸去年十二月起對部分軍民兩用礦產實施對美出口管制,據報仍有美國買家通過第三國轉運繞道取得,例如有大量銻從泰國和墨西哥進入美國。對此,大陸商務部昨日迴應,當局已在今年五月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也重申會批准各國對相關戰略礦產合理民用需求的合規申請。
路透則引述律師說法指出,違反大陸出口管制可能面臨罰款與未來出口禁令,情節嚴重的案件還可能按走私罪處理,恐被處五年以上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