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 侯友宜旅美嘉中退休導師剖析有3大目的
旅居美國、85歲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嘉義高中退休導師賴正雄。圖/賴正雄提供
今天軍人節,中共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大典,宣稱抗戰由中共主導,意圖爭奪歷史詮釋權。對此,現旅居美國、85歲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嘉義高中退休導師賴正雄剖析,此次閱兵背後有3大目的:突破美國圍堵、鞏固內部民心,併爲未來對臺採取武力行動尋找合理化藉口。
賴正雄說,二戰結束時,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中國戰區日軍受降儀式同年9月3日舉行,由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將軍主持。國民政府後來將「九三」定爲軍人節,以紀念抗戰8年來犧牲與勝利。然而,中共過去多不重視此日,而以「八一建軍節」彰顯自身。如今卻大規模慶祝「九三」,外界普遍認爲是爲了塑造中共在抗戰中的主導角色,並在國際政治上另闢戰場。
賴正雄指出,中共此次邀請逾20國代表與會,表面展現國際聲勢,實際上多爲依賴中國經濟援助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伊朗,以及部分中亞、非洲小國。有評論更直言,部分與會者只是「丐幫」,期待藉機獲取資金或合作計劃。據悉,習近平在上海相關會議上,甚至承諾投入高達30兆美元,號召各國聯手對抗美國關稅政策。但外界質疑,中國在房市泡沫、債務高漲、失業率攀升的背景下,根本難以履行承諾。
他進一步分析,中共面臨經濟放緩與財政壓力,內部社會不安日增,領導人急需藉由大規模閱兵與「抗戰勝利」敘事,凝聚民族主義情緒,以化解內部矛盾。另一方面,強調抗戰「由中共領導」的論述,則是爲未來對臺動武鋪路,藉「抗日延續」的框架合理化軍事行動,對內宣傳「統一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方面賴清德總統則將9月3日定調爲「終戰日」,引發國民黨不滿。賴正雄認爲,「終戰」一詞源自日本用語,臺灣光復前的世代多使用此說法,賴總統堅持此用語,既有文化因素,也反映政治立場。
回顧歷史,抗戰期間數百萬中國百姓喪生,戰後國共內戰又造成更多犧牲,2大政黨卻分別塑造蔣介石與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忽視人民福祉。賴正雄強調,無論國共或臺灣現行政黨,都不應將黨派利益包裝成民族利益,否則只是重演歷史的荒謬。他最後指出,中共此次大規模閱兵與外交佈局,與其說是紀念歷史,不如說是政治操作。既要在國際上對抗美國封鎖,又要在國內化解經濟與社會壓力,更重要的是,爲可能的武力犯臺尋求正當化理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