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 建案報捷 營運點火

中工董事長周志明。中工/提供

中工(2515)是本週臺股人氣指標,近兩週股價穩步向上墊高,最高衝上11.4元、漲幅逾7%,爲「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1萬張」;在「陶朱隱園」正式賣出第一戶後,加上明年起的未來三年將進入開發案收成期,業績能見度拉高。

1950年創立的中華工程,至今已邁入74年,1978~1995年爲國營轉民營化階段,隸屬威京集團,並在1995~1997年轉型,轉型過後的中工進行組織調整,全力發展建設開發業務,近年更導入AIoT物聯網等智能化設備技術在營建工程上。

據中工近期法說會資料顯示,目前承攬工程案量約1,503億元,其中待執行量約933億元,又以「臺北雙星」C1D1工程、臺塑總部都更營建工程之量體最大。另外,中工手中握有多筆工業區銷售業務,包括侖尾西二區一期小坵塊、線西社區用地、線西西三區標售、侖尾金屬專區第三期等。

法人表示,中工2025年業績主要以營造工程收入及工業區開發案爲主,較無新建案完工挹注營運,不過,在10月23日公司公告「陶朱隱園」開胡,首戶17樓住宅加四個車位以總價12億元賣出後,不僅有處分利益1.18億元貢獻,後續可望在該案持續銷售下,營運有望持續轉強。

不僅「陶朱隱園」首戶賣出、該案對中工營運挹注,引發市場的期望;不僅如此,中工表示,2026年起的三年中,將有來自「中工碧硯閣」、「中工雲宇宙」、「鳴森苑」和「中工雋詠」的完工交屋貢獻,完工量估逾650億元。其中總銷50億元的「中工碧硯閣」將在2026年首季完工交屋挹注營運,該案目前銷售率逾八成,已取得使用執照;另外,中工位於新北市土城的廠辦大案「中工雲宇宙」,中工初估總銷近500億元,全案預計2027年首季完工。

至於臺北市松山區、總銷約百億元的「鳴森大苑」,其中「碧硯閣」總銷約50億元、銷售逾八成,「鳴森苑」總銷也約有50億元、銷售率約三成左右;而北市南港「中工雋詠」今年9月開賣,目前銷售率約一成上下,三大新案預計2028年完工,營運進入開發收成期,業績能見度拉高。

以籌碼面來看,中工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呈現買賣超互見狀態,惟以外資買超逾5,000張最多,自營商賣超43張,合計三大法人買超超過5,400張,其中外資持股約12.92%,惟9日起融資餘額一路減少,一直到近兩日增加170張,整體融資餘額達24,754張、仍位於低水位。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1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