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32.2價位 臺幣狂升逾2角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六月新臺幣走勢

美日談判影響匯率的因素

美元指數29日表現疲軟、一度跌破99,加上臺股續漲,吸引隨外資及投信匯入,新臺幣飆升,出口商見匯價走揚,月底拋匯需求加速出籠,推高新臺幣連破32.4、32.3元兩關卡,盤中最高見32.204元,終場收在32.229元、狂升2.36角,收下連三紅,暌違逾五個半月收盤重返32.2元價位,且單日升幅0.73%,創逾八個月來單日最大升幅,總成交量也放大至20.12億美元。

在市場憂慮關稅戰將升級爲貨幣戰的此時,具里程碑意義的美日第二階段關稅談判展開,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30日起展開三天訪美行程,5月1日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第二輪關稅貿易談判。從兩國官員先前說法推斷,日圓匯率與日銀(日本央行)利率政策,可能成爲此輪貿易談判核心議題。

新臺幣29日盤中暴漲2.6角以上,央行雖在每個價位都進場,匯銀觀察,主要以提供流動性爲主,沒有強勢硬拉價格,顯示此匯價水位還在容許範圍內;但據指出,若逢月底的30日又升值1角,央行恐難維持佛系調節,進場強勢主導踩剎車機率相當高。

「月底新臺幣趕進度,升值速度完全超乎預期。」匯銀主管說,外資及投信聯袂匯入是推升新臺幣的主力,尤其外資匯入量幾乎佔全天成交量一半以上,引導整體盤勢走揚,應是看好未來臺股表現,站回2萬點後還有衝刺空間,此時先匯入佈局,且新臺幣後續升值力道難減,可提前敲進擴大部位,加上月底出口商拋匯量能擴大,進而推升匯價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與新臺幣一樣飽受升值壓力的日圓,因日美第二階段談判提早承壓,部分分析師認爲,美國可能在談判中對日圓匯價提出要求,讓市場對「廣場協議2.0」臆測不斷升溫。

日圓22日曾一度升破140關卡、創7個月新高,在市場瘋狂拋售美元背景下,日圓持續升值,加上川普十分在意美國貿易赤字,數度指控日本刻意壓低日圓,令日本面臨以日圓升值爲代價,提高美國製造業貨幣競爭力的壓力。分析師說,若赤澤與貝森特談判不順利,華府可能再次將焦點轉回匯率問題。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稍早與貝森特在華府會談後表示,雙方並未討論任何匯率目標或控制日圓匯率的機制,但強調「美日將在雙邊貿易談判背景下,持續就匯率議題展開密切且建設性的對話。」

加藤說,他向貝森特說明日本近期經濟狀況,包括「薪資上漲與物價變動」,這意味着雙方可能談到日本貨幣政策,因薪資與物價爲日銀決定升息與否重要依據。消息人士透露,日銀緩慢升息步調可能在貿易談判中遭到質疑。至於赤澤計劃在第二輪談判時將再敦促美方檢討關稅措施,目標是華府同意減免關稅,東京當局考慮的讓步包括:增加自美進口稻米與大豆、放寬汽車安全規範等。(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