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夥伴關係不封頂? 紐時:俄密件指北京是敵人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和俄羅斯領袖雖表示,要追求彼此上不封頂的夥伴關係,但俄國聯邦安全局(FSB)文件形容中國人是「敵人」,提到中方試圖招募俄國間諜來獲取機敏軍事技術,並監視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以瞭解西方國家的武器和作戰方式。

根據紐時取得的一份8頁FSB內部文件,上面沒註明日期,有可能是草稿,時間可能是前年底或去年初所擬。紐時將該文件與六個西方情報組織分享,這些組織咸認爲內容爲真。

該文件顯示中、俄間的不信任及猜疑。2022年2月,在俄國入侵烏克蘭的三天前,FSB批准一項新的反間諜計劃,旨在俄國幾乎調派所有兵力至烏克蘭戰場期間,預防中國間諜損害俄國利益。

該文件寫道,此後FSB發現,中國擴大吸收俄國官員、專家、記者、接近莫斯科領導高層的企業家,以及配偶是中國人的俄國人當潛在的間諜。而且在俄軍侵烏後,中國國防企業以及與中國情報單位有關的機構官員,就開始涌入俄羅斯,以進一步瞭解俄、烏戰爭現況。

該文件還寫道,中國對無人機的作戰方式、軟體的現代化,以及對抗新型西方武器的方法尤其有興趣。中方研判俄烏戰爭會打很久,並徹底改變現代戰爭的技術與戰術。鑑於中國在整體的航空專業知識上仍落後俄國,該文件提到中方已將此列爲優先目標,正招募俄軍飛官和俄國相關專業研究人員。

另根據該文件,中國情報人員正利用礦業公司和大學研究中心當掩護,在北極從事間諜活動。

此外,俄羅斯物流公司Rocket Cargo稱,過去幾個月來,對從中國到俄羅斯的貨運需求量呈下降趨勢,該公司表示,原因之一是從事此類運輸的公司過多,競爭激烈。但同時,先前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俄前4月貿易額年減7.5%,顯示中俄之間貿易呈現下降。

財新網先前報導,俄羅斯海關自2024年10月起,依據新修訂的1374號令,以「軍民兩用疑慮」爲由大舉扣押貨櫃。今年前2個月,受影響貨櫃便超過千個,許多機電零件、電子設備等84稅則號列商品淪爲禁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