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對地方?彰化木棉花道美景被稱讚 飄棉絮沒抗議

彰化縣東螺溪從北斗到二林鎮的木棉花道種在溪邊,形成季節美景。記者簡慧珍/攝

小葉欖仁、黑板樹近年被批評爲不適合當行道樹,落羽鬆浮出氣根也被檢討爲「危險」樹種;樹木學者和專家指出,因時空背景變化,公共場域當初選擇的優秀樹種被嫌棄、移走,相較有些樹木一開始種對地方,出現「同樹不同命」的天壤之別。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樹木學研究室博士張坤城今表示,樹木與人,當然以人身安全、當地人需求主,對待樹木以移植爲優先,其次是移除,臺灣有太多當初沒想那麼多,樹木長大後被發現不適合只能移除甚至伐除的情形,在外國已有汰換老樹的作法,避免病蟲害、腐朽導致傾倒,伐除的樹木可再利用來固碳,這種作法可供臺灣參考。

彰化縣園藝公會理事長李巖憲列舉有特色的行道樹景觀,彰化市金馬路分隔島種印度紫檀、田尾鄉臺一線種小葉欖仁、北斗鎮到二林鎮的東螺溪種植長約5公里木棉樹、溪湖鎮東螺溪的臺灣欒樹隧道長約兩公里、臺北市內湖成功路種大花紫薇、雲林古坑芒果樹綠色隧道。

他指出,各種景觀樹、果樹都是新闢或修建道路時,根據當時的時空背景加以評估,選出最理想的樹種,日後發生傾傾、浮根、遮蔽視線等問題,就要移走製造麻煩的樹,甚至認爲當初種樹種得不對,應栽種所謂臺灣原生種。

他以臺中市中港路(今臺灣大道)爲例,市長林柏榕希望新闢道路趕快滿路綠蔭,因此種植生長快速的黑板樹,僅約6年就帶來盎然綠意,但黑板樹木質較脆易折,樹折樹倒就被批評,忘記了當初選擇目的。

李巖憲說,東螺溪木棉樹開花美景很受喜愛,花謝飄棉絮會讓有過敏體質者打噴嚏、咳嗽;臺灣欒樹被稱四色樹,開花到結槊果都很美,但細小落花需要清掃,冬季無花無葉形同枯樹,春季新葉長出招來很多紅樁象。木棉花道、臺灣欒道花道是優點,相對的缺點也不少。

李巖憲表示,若時空背景不對,恐怕什麼樹都不適合種,如果看優點,木棉樹、小葉欖仁、印度紫檀等行道樹都是好樹,尤其提供好的環境,例如木棉樹、臺灣欒樹種在東螺溪邊蔚爲美景,田尾鄉中山路種小葉欖仁時挖深樹穴不浮根,成排綠樹就都市景觀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