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東錦下鄉演短劇 苗警攜手進社區教長輩防詐

爲預防長者落入詐騙陷阱,警察局攜手社區關懷據點及宗教場所,透過宣導及有獎徵答,提高長者防詐警覺。(呂麗甄攝)

苗栗縣近期詐騙案件頻傳,50歲以上長者受害比例與財損金額偏高。爲強化防詐意識,縣長鍾東錦走入社區,與警方同臺演出短劇,揭露詐騙手法。他指出,長輩長時間獨處,易成詐騙目標,呼籲全民防詐,多陪伴與關心長者提高警覺、避免受騙。

苗栗縣警察局結合社區據點等長者聚集場所,宣導常見詐騙手法並透過有獎徵答提升長者警覺,防止詐騙陷阱。(呂麗甄攝)

苗栗縣警察局分析近3個月詐騙案類,受理年齡50歲以上長者計244件、佔總受理數22.0%,財損2億2,910萬餘元,佔總財損46.7%,其中以投資詐騙案類計62件最多,其次爲假交友(投資詐騙)計35件及假檢警詐騙計27件。整體顯示年長者在詐騙案件中佔有一定比率,不僅受害件數顯著,財損金額更逼近總損失的二分之一,凸顯防範詐騙宣導的重要性。

苗栗縣近期詐騙案件頻傳,50歲以上長者受害比例與財損金額偏高。爲強化防詐意識,縣長鍾東錦走入社區,與警方同臺演出短劇,揭露詐騙手法。(呂麗甄攝)

縣長鍾東錦11日出席後龍關懷據點揭牌活動,現場與警方一同參與詐騙情境短劇演出,模擬詐團如何一步步誘導長輩陷入陷阱。鍾東錦強調,長輩獨居或接收資訊不對等,常成爲詐騙集團下手目標,防詐是全民共同責任,呼籲民衆多關心與陪伴長者,協助提高警覺心,避免受騙。他表示,縣府將與警察局、社會處及社區發展協會密切合作,持續將防詐教育紮根在地生活圈。

爲預防長者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警察局結合社區關懷據點、社區發展協會、宗教場所等長者經常聚集之處所,向長者宣導高發性詐騙手法以及防範方式,並進行有獎徵答增添趣味、加深印象,讓長輩提高警覺心。本次後龍鎮復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儀式活動,縣長親自向長者進行防詐宣導,與警察局共同演出短劇,以假投資及假檢警詐騙爲主軸,用淺顯易懂、生動真實的劇情模擬詐騙情境,帶領在場長輩瞭解詐騙手法,提升防詐意識。

竹南分局長戴志龍指出,投資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除股票、期貨外,近期也出現「黃金代購」、「水果代銷」等新名目。詐騙集團多以小額利潤取得信任,再誘導被害人加碼投入,最終血本無歸。(呂麗甄攝)

縣警局指出,詐騙集團常透過社羣平臺發佈「批貨賺錢」、「投資買幣」等訊息,初期以小額獲利建立信任,再藉「驗資」、「升等」、「手續費」等理由誘導被害人加碼投入,最終導致慘重損失。

爲提醒民衆提高警覺,警方分享一宗近期案件:一名被害人透過臉書接觸到一則宣稱「批貨賣貨可賺錢」的廣告,依指示操作後初期獲利約1,000元。對方接着要求再批兩件貨,並以「驗資」爲由,要求轉帳15萬元至指定帳戶,聲稱完成後才能領出獲利。被害人照辦後才驚覺遭詐,隨即報警。

竹南分局長戴志龍指出,投資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除股票、期貨外,近期也出現「黃金代購」、「水果代銷」等新名目。詐騙集團多以小額利潤取得信任,再誘導被害人加碼投入,最終血本無歸。該案中,被害人雖然一開始投入金額不高且確實獲利,後續逐步加碼損失約3萬7千元,直到被要求驗資15萬元時才發現異常報警。

縣警局指出,6月初執行網路巡邏時,循線在臺中市太平區逮捕黃姓車手,當場查扣作案手機。警方檢視通訊紀錄,發現多名疑似受害者,經聯繫查證,其中數位年長者已確認遭詐,黃嫌依詐欺罪及違反洗錢防制法移送臺中地檢署偵辦。

警方提醒民衆,切勿輕信標榜「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的投資訊息,遇到來歷不明的電話、簡訊或網路邀約應提高警覺,切勿操作ATM、下載不明APP或加入陌生羣組。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