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東錦:天花湖水庫是苗栗轉型關鍵 帶動水電供應與大矽谷發展

2025年5月23日苗栗縣/爲推動天花湖水庫興建計劃,水利署23日下午在公館鄉圖書館舉辦第2場地方說明會,延續頭屋場的意見交流,說明工程規畫並聽取地方建言。(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2025年5月23日苗栗縣/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左二)答覆問題。(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2025年5月23日苗栗縣/後龍溪公館打鹿坑引水隧道預定地點。(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2025年5月23日苗栗縣/與會人士踊躍發言。(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2025年5月23日苗栗縣/爲推動天花湖水庫興建計劃,水利署23日下午在公館鄉圖書館舉辦第2場地方說明會,延續頭屋場的意見交流,說明工程規畫並聽取地方建言。(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爲推動天花湖水庫興建計劃,水利署23日下午在公館鄉圖書館舉辦第2場地方說明會,延續頭屋場的意見交流,說明工程規畫並聽取地方建言。水利規畫分署允諾將地方意見納入後續研議,並配合縣府、公所協助解決農業用水、施工安全等疑慮。縣長鍾東錦強調,桃竹苗大矽谷方案將帶動苗栗轉型,而地方支持水電資源開發是脫胎換骨的關鍵力量。

天花湖水庫第2場地方說明會23日下午在公館鄉圖書館登場,由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與縣長鍾東錦聯袂主持,水利規畫分署、中區水資源分署等單位幹部與會,立委邱鎮軍服務處代表及多位縣議員、村裡長出席踊躍。會場座無虛席,與會人士針對農業用水權益、工程回饋機制及施工安全等議題踊躍發言,展現地方對水庫開發計劃的高度關注。

說明會首先由水利規畫分署主任工程司汪平洋簡報工程摘要。按水利署規畫,天花湖水庫位在頭屋飛鳳村與公館鄉境內,爲一離槽水庫,預計在公館打鹿坑設攔河堰攔截後龍溪水,將水源經由9.7公里的引水隧道,穿越公館的福德、福基、福星、大坑、仁安、南河、北河等村落,引入頭屋飛鳳村的水庫集水區。水庫集水面積爲6.93平方公里、滿水位面積222公頃,有效容量爲4791萬立方公尺,預計年供水量9541萬立方公尺,有助紓解苗栗地區未來可能出現的缺水窘境,並減輕永和山及鯉魚潭水庫的供水壓力,帶動產業發展。

天花湖水庫整體工程與徵收用地經費粗估將突破300億大關,如果前期作業順利並於年底前將工程計劃書報行政院審查,啓動興建計劃後預定9至10年才能完工。興辦單位強調,已擬定優渥的回饋機制,包括改善村落周邊環境和提高自來水普及率等,且施工的工法絕對以全安爲優先考量。

由於攔河堰規畫設在公館打鹿坑,地處公館與銅鑼下游的各村,憂心將來溪水和地下水減少,農田恐缺水灌溉,紛紛建議要有農業用水優先的機制,確保穿龍圳的功能,並加設蓄水池儲水備用;不少代表和村長則擔心施工可能衝擊道路交通甚至釀成土石流災害;也有鄉親對部分地區採取監測替代劃設水資源保護區的說明仍有疑慮。

水利署副署長黃宏莆與縣長鍾東錦逐一答覆會中提出的問題,詳細說明在農業用水優先及工程安全等事項的規畫,強調天花湖水庫將來不僅有助紓解氣候變遷帶來的乾旱問題,同時與穿龍圳共同取水,有更豐沛水源足供調度;至於引水隧道工程,直徑5公尺的隧道系採潛盾工法下地約150至300公尺,相對安全。

縣長鍾東錦指出,公館說明會所牽涉的議題較頭屋場複雜,除農業灌溉需求,更包含施工可能引發的安全疑慮,鄉親反映熱烈,縣府與水利署將予以高度重視。他表示,近期將邀集農水署等相關單位與農民面對面座談,釐清灌溉水源分配與保全問題,尋求妥適解方。

鍾東錦強調,天花湖水庫興建計劃將秉持「開大門、走大路」原則,全程資訊公開透明,縣府也會積極協調水利署,研擬更具體、具吸引力的回饋方案,不僅提高回饋標準,亦盼擴及獅潭等鄰近鄉鎮。他指出,公館地區的重要灌溉渠道「穿龍圳」未來將納入共同取水機制,水源將更穩定,配合桃竹苗大矽谷計劃逐步推動,可望吸引高科技產業進駐,帶動地方經濟與就業,亦有助於觀光發展,讓苗栗邁向轉型升級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