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東南亞、美國、歐洲……上交所持續發力吸引境外長錢入市 2024年來十數場活動落地
中經記者 羅輯 北京報道
近日,爲進一步深化與境外資本市場交流,推動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入市,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自5月起啓動“聚焦上交所:東南亞市場專題推介”系列活動,首場路演就吸引了超200名境外機構代表參與。
5月20日,上交所再度公告,“科創板市場宣介和QFII相關政策解讀”線上培訓班成功舉辦,吸引了來自東南亞、中東、美國、歐洲等地區的包括主權財富基金、資管機構、券商和託管行在內的73家機構,百餘名代表積極參與。
近年來,上交所堅定不移推進市場、產品雙向開放,助力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其中,上交所不斷提升國際投資者服務能級,助力境外長錢更好把握中國機遇。2024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上交所舉辦了十數場面向國際投資者的路演、推介、培訓班、會議等活動,覆蓋中東、東南亞、歐洲、美國等市場,上交所境外投資者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同時,2024年以來相繼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歐國際交易所、卡塔爾證券交易所、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簽署不同項目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國際合作加深加強,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持續推進。
搭橋牽線 助境外長錢把握中國機遇
具體來看,上交所自5月起啓動的“聚焦上交所:東南亞市場專題推介”系列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與東南亞資本市場交流,增進相互瞭解,推動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入市。
其中,5月8日,上交所面向印尼市場舉辦了首場路演活動,重點介紹了全球與中國ETF市場發展概況、滬市ETF與衍生品市場發展成果、外資參與上交所市場主要方式等,並就上交所如何吸引投資者參與ETF市場、如何提升ETF市場流動性、境內ETF投資策略等問題,與印尼機構代表進行深入交流。來自印尼證券交易所、印尼證券結算擔保公司、印尼中央證券託管結算機構、印尼資本市場協會及交易所會員等超200名機構代表參會。
5月15日,第二次活動成功舉辦。活動上,上交所詳細介紹了滬市整體情況、2024年滬市公司業績亮點及ETF市場發展成果,增進境外各方對上交所主要板塊、重點產品和投資渠道等方面的瞭解,以便於東南亞投資者更好地把握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機遇。此外,3家滬市上市公司,與東南亞投資者進行了交流互動,宣傳滬市公司投資價值,持續吸引更多東南亞資金參與中國市場。來自東南亞的交易所、投資機構、中介機構等約180位境外嘉賓線上參會。
僅2025年以來,上交所持續加大國際推介力度,持續優化國際投資者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級,多措並舉向國際投資者全方位展示滬市股票、債券、基金和衍生品市場發展動態和最新政策,不斷拉近與全球投資機構的距離。其中,先後舉辦了“聚焦上交所——指數化投資中國專題”“聚焦上交所——科創板與QFII政策解讀”“發現價值——國際投資者走進滬市公司”等各類活動,圍繞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科創板發展成果與投資優勢,以及QFII政策等主題,做好相關政策解讀和意見收集,並推動國際投資者與滬市公司深入交流,進一步提升投資信心。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納入2024年數據,這類面向國際投資者的路演、推介、培訓、會議等活動已舉辦了十數場,覆蓋中東、東南亞、歐洲、美國等市場。
其中,除了已經連續第六年舉辦的國際投資者大會外,2024年4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在美國紐約共同主辦了“投資中國新視野——A股上市公司推介活動”。11家來自消費、醫藥、金融、製造和科技等行業領域的優質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高層赴美,面向美國投資機構宣介公司發展成果,積極展示投資價值,超50家美國金融機構的近百位投資者註冊參會。
同年10月,“2024年證券交易所國際培訓班”成功舉辦,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26家交易所260多位代表參加,助推互信和友誼的增進,爲未來商談和開展更多的合作打下基礎。
同年11月,上交所舉辦“卡塔爾產業投資合作培訓班”,不僅爲雙方後續的產融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也是上交所2024年以來多次攜上市公司赴中東推介活動的有序延展,探索卡塔爾長期資金投資滬市上市公司的可能路徑。
2025年年初,上交所召開外資機構座談會,深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與外資機構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
目前,外部形勢複雜多變,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清晰堅定,宏觀政策更加穩定可預期,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據瞭解,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積極提升國際投資者服務深度廣度,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展現中國經濟發展潛力韌性和對外開放新面貌,持續提升外資參與上交所市場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增進理解互信、深化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領域,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其中,包括上述東南亞系列活動在內的推介會還將陸續推出,面向當地投資者深入介紹上交所科創板、債券市場、衍生品市場等相關內容。
多方合力 佈局中國資產正當時
事實上,不僅交易所在積極助力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資本市場各類機構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其中,此前率先展開佈局的頭部券商,如今正爲這種雙向交流的加深加強增加助力。
記者從中國銀河證券方面瞭解到,依託在東南亞地區的佈局優勢,中國銀河證券協同境外子公司邀請了60餘家以東南亞地區爲主的主權財富基金、銀行、保險、資管公司等投資者線上參加上述“聚焦上交所:東南亞市場專題推介”路演活動。活動上,銀河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成亞曼發表“中國經濟韌性與中國資產長期價值”專題演講,強化境外機構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爲境外機構佈局中國市場提供專業決策參考。
“通過跨境高效協作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中國銀河證券將持續強化全球金融服務能力,爲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提供‘銀河智慧’與‘銀河方案’。”中國銀河證券提到,下一步,中國銀河證券將繼續協同上交所推進東南亞系列路演活動,圍繞科創板、債券市場等主題深化推介,助力國際投資者把握中國機遇。
站在全球資本流動的角度,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提到,近期境外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的偏好提升。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也從A股2025年的表現提出,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盈利同比增長3.5%,非金融板塊盈利同比增長4.2%。這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一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由負轉正所顯示的一致。考慮到低基數效應以及更多支持政策的推出,預計今年A股盈利將呈逐季回升態勢。市場估值方面,更爲明確的財政政策支持、進一步的對外開放並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改革,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或有助於降低股權風險溢價。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較全球新興市場仍大幅折價,全球資金或呈現持續淨流入態勢。
進一步根據瑞銀5月21日發佈的《2025年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有30%亞太區受訪家族辦公室正計劃增加對大中華區的配置,未來12個月,39%的亞太區家族辦公室計劃增加對中國內地的配置。
“整體來看,外資近期增配中國有多個原因。首先,美元指數持續性的走弱,人民幣匯率明顯回升,並且在中期有進一步走強的預期,增加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其次,科技龍頭企業利潤好於預期,紅利資產的股息率也非常有吸引力。而從長遠來說,更是看好中國經濟週期從低位回升的持久性。”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提到,當前國內無風險利率持續走低,居民儲蓄總量處於高位,流動性非常充沛,在長期入市資金不斷壯大的情況下,權益資產的吸引力不斷增加。同時,國內政策方向明確,推動科技創新和提振消費是長期方向,若未來滬深300 ROE(注:淨資產收益率)出現持續回升,必然會傳導到市場的估值,形成“戴維斯雙擊”。
這也意味着,對於境外投資者而言,目前A股具備結構性機會。
富榮基金經理李延崢也提到:“雖然當前外部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消失,但目前大部分股指已修復此前外部衝擊導致的下跌。考慮到二季度可能出現‘搶出口’現象,同時在國內一攬子政策的支撐下,基本面或優於此前預期。結合目前的貨幣政策以及包括外資在內的中長期資金向資本市場流入,A股的下行風險相對可控。短期來看,市場下方具有支撐,雖然向上突破仍需消化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擔憂,但仍然有不少結構性機會,而把握結構性機會正是當前佈局的核心。”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