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調升最低工資 北京漲幅近5% 一線城全數突破2500元
北京9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將上調至2540元。(中新社)
儘管中國經濟表現疲弱,多地近期仍紛紛調升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北京市宣佈9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從每月2420元(人民幣,下同,約339美元)調高到2540元,調幅近5%;上海市則從2690元調高到2740元。中國4個一線城市每月最低工資均達2500元。
按中國官方規定,加班費、高溫補貼及福利待遇不得算在最低工資中,至於是否包括「五險一金」各地則有差異。
除調升最低工資,北京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爲27.7元;上海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每小時最低工資低於北京市,7月起從24元調高到25元,調幅4.2%。不過上海官方強調,加班費、社保和中夜班津貼等不得納入最低工資計算,用人單位須另行支付。
一線城市外,中國多個省分也發佈調升最低工資公告,同爲9月1日調整的湖南,依經濟發展程度分爲三級,調高後依序爲2200元、2000和1800元;廣西也分三級,依序爲2200元、2040元和1870元;福建則分爲四級,分別爲2265元、2195元、2045元和1895元,平均值爲2100元,各級平均值年均增幅約4%。
擁有深圳、廣州這兩個一線城市的廣東省,則在2月即調高最低工資。其中深圳爲每月2520元,廣州2500元。其後另有三級,依序爲2080元、1850元和1750元。
據中國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有不同最低工資標準。
儘管中國官方稱調整最低工資是要嘉惠民衆,有民衆持正面看待,但也有民衆認爲調整幅度太低,工資調漲的幅度跟不上消費。
有分析認爲,最低工資標準看似與大部分勞動者實際收入關聯不大,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有利於分配結構的調整,對勞動者的利益有實質性的影響。隨着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與之掛鉤的勞動者其他待遇水準也會產生相應變動。比如企業在計算員工加班費、社保繳納基數等方面,會參照最低工資標準予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