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點移工遭爆歧視收費 精神病患、重症患者遭額外加價
爲了滿足家庭臨時、短期及急症需求,勞動部推動「多元陪伴」(鐘點移工)計劃,已6家單位提供試辦,未料部分團體卻針對精神患者、逾一定體重、法定傳染病或偏鄉額外收取費用。(報系資料照)
爲了滿足家庭臨時、短期及急症需求,勞動部推動「多元陪伴」(鐘點移工)計劃,已6家單位提供試辦,未料部分團體卻針對精神患者、逾一定體重、法定傳染病或偏鄉額外收取費用,僱主協會批評,以「錢」分級照護的做法,不僅違背照護倫理,更將失能者與特殊需求者推向被歧視與剝削的深淵。
如以試辦單位之一的童庭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爲例,收費方式依時間不同爲1200元(4小時)至3000元(24小時),但卻針對如精神障礙者、體重逾75公斤、法定傳染病等最多加收300元,偏鄉更額外加收200元;南投新媳婦關懷協會除了依時間提供1000元(4小時)至2600元(24小時)不等費用外,也針對失能重度、失智、體重逾80公斤、攻擊傾向、疥瘡、新冠確診或法定傳染病等最高加收600元。
僱主協會主張,不該有針對性、歧視的收費標準,讓肥胖、重度失智、精障等較難照顧的疾病,成爲原罪。將肥胖與疾病標籤化,歧視特定生理狀況的病患,這種做法是否公平?抗議部分試辦單位不僅羞辱失能者,更摧毀臺灣社會公平正義的作法。
僱主協會批評,計劃以「就業安定費」補助承辦單位的辦公室租金、行政費、人事費等,成本由僱主買單,卻反過來坐地起價。賺錢進機構與外籍看護口袋,賠錢算就業安定費,凸顯勞動部與衛福部長期忽視僱主訴求,未建立看護技能分級制與認證標準,如今卻放任民間團體高價收費,並進一步用「錢」分級被照顧者,勞動部覈准這樣的計劃推行,是行政怠惰的展現。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長蘇裕國表示,目前在照顧市場上若是困難個案原本就有另外計價,至於長照部分則是有長照基金補助,多元陪伴則是全額自費,補助則要服務時數滿1000小時才能申請,補助也僅限開辦費及督導費。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