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或加大,配置上或更講求“安全墊”
3月11日,有關部門相關會議召開,會上指出,要強化上市公司增強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和能力,更大力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及實施方案落實落地,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中長期資金有何喜好?從理論上分析,在投資領域有着“不可能性三角”,即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三者無法同時兼得,其本質是金融資源稀缺性的具象化。這一規律貫穿資產配置全程,需通過三角邏輯理解取捨,那麼中長期資金就可以通過捨棄高流動性,追求相對的高收益和低風險。對其來說,投資需要“安全墊”。紅利策略就恰好提供了類似的作用。
紅利策略是用諸如高股息率,高股息增長率或預期高股息增長率等作爲選股標準,得出一籃子股票。這些股票資產有個共性,就是高分紅。高分紅通俗地理解就是“安全墊”的作用。
2024年9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發佈,提出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作爲中長期資金的代表之一,險資的青睞對象或有跡可循。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的公開信息可以看到,自2024年下半年被險資頻繁舉牌的上市公司的共性是港股高股息特徵。因爲港股市場是當前全球股息率高地。
市場人士認爲,普通投資者如果有中長期閒置資金,確實也可考慮這種資產配置方式。不過提醒廣大投資者需警惕個股分紅及業績波動風險。建議投資者通過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佈局,如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等產品,可有效分散個股風險,把握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