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超900%,深挖中慧生物-B(02627)硬核創新技術背後“投資確定性”

據高盛8月發佈的最新宏觀研判,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有望吸引全球更多資本流入正在估值上修的港股醫藥板塊。而最近國內醫藥政策更新則釋放支付體系優化信號,有望進一步釋放優質藥企的商業化潛力。多重利好催化下,此輪港股醫藥估值修復勢必將是一個確定性極強的長期過程。

在此背景下,具備成熟的研產銷一體化結構及國際開發能力的藥企有望持續獲得市場關注。以中慧生物-B(02627)爲例,上市以來,公司依託創新研發、海外註冊、質量控制以及市場商業化等多方面形成的體系化優勢已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8月11日,中慧生物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當日股價最高飆升近170%,創下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漲幅最高紀錄。上市僅半個月,公司最高市值已順利突破200億港元。

實際上,中慧生物的持續拉昇的股價走勢其實也是本輪港股創新藥牛市的最具象化體現。雖然近日出現技術性波動,但結合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來看,收入同比大增超900%之後,其股價與市值在後續仍有巨大的持續走高空間。

深挖硬核創新技術背後的“投資確定性”

現階段資本市場的表現,其實本質上體現的是中慧生物深耕創新疫苗戰略下的階段性成果。而其中的關鍵載體,便是逐漸獲得商業化驗證的核心品種——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慧爾康欣®。

8月28日,中慧生物公佈了其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期內,中慧生物實現收入7112.3萬元,同比大幅增長919.25%。說明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產品慧爾康欣®的顯著臨牀價值和產品力獲終端市場認可。

同業對比來看,近日,萬泰生物、康樂衛士和康泰生物等生物製品上市公司分別發佈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其中,萬泰生物當期營收同比下降38.25%,淨利潤同比下降155.30%;康樂衛士尚無疫苗產品上市銷售,處於未盈利狀態,並預計今年1-9月仍將持續虧損;康泰生物當期營收同比增長15.81%,淨利潤同比下降77.30%。

可見,相比於同業公司依舊面臨的“業績寒冬”,中慧生物已逆勢實現了大幅增長。而其中一大關鍵在於其具備差異化技術優勢的高端疫苗產品路線。

作爲國內首款且截至目前唯一獲批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慧爾康欣®在傳統病毒裂解疫苗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升級,僅保留純度較高的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抗原成分,具有保護全面、組分抗原純度高、不良反應風險低等優勢。臨牀試驗結果表明,慧爾康欣®能誘導強烈的免疫反應,有助於提升免疫效果,更好地對抗流感病毒。其針對H1N1、H3N2、BV及BY病毒株的血清保護率分別爲96.56%、97.98%、89.41%及95.88%,均高於歐盟標準70.0%。並且其安全性結果也優於裂解疫苗對照組。

而就在上市第三天,中慧生物再次發出該疫苗產品商業化的利好消息。8月13日,中慧生物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通過本年度國家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初步審查,其也是這份名單中唯一一款疫苗產品。

此外,公司另一款核心產品——在研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也備受市場關注。該疫苗使用人二倍體細胞開發,世衛組織推薦人二倍體細胞爲生產病毒疫苗最安全的細胞培養基質之一。由於其潛在的更強安全性,該疫苗有望成爲主流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的良好替代品。公司於2024年10月完成了該在研產品的I期臨牀試驗,並計劃於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III期臨牀試驗。

隨着該型疫苗研發步入後期,其商業化確定性也在不斷提高,待未來上市後有望與慧爾康欣®一道持續增厚公司利潤。

完善研產銷一體化,夯實發展底座

實際上,除了打造核心品種規模商業化,中慧生物也在一直致力於完善自身研產銷一體化閉環,不斷夯實發展底座。

在研發端,中慧生物今年上半年確認研發投入達到9884.8萬元,強勁收入增長與現金流儲備,爲公司帶來的創新研發端的強支撐。在強勁研發下,目前公司正加速差異化創新,公司Biopharma價值獲進一步驗證。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除了上述兩款核心產品外,中慧生物的產品管線還包括其他11種在研疫苗,如三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等。這些在研疫苗涵蓋了多個疾病領域,形成了“階梯有序、重點突破、多產品儲備”的產品研發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中慧生物與子公司聯合申報的一類新藥“重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CHO細胞)(佐劑)”IND申請正式批准。

其創新性地應用了大數據分析賦能成藥性研究,使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並採用了具備高度穩定特性的pre-F抗原序列。臨牀前研究顯示,該款疫苗各項指標表現積極,不僅能夠刺激機體產生針對RSV A2和B兩種型別的高滴度中和抗體,還能夠同時激活高水平的細胞免疫反應。

該款疫苗亦已獲得美國FDA的臨牀批件,成爲公司首個實現中美雙報且同時獲批臨牀的品種。這不僅表明公司研發實力獲得業界認可,也標誌着公司重磅藥物的研發實現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並且,該疫苗的商業化潛力同樣巨大。其採用的pre-F抗原結構具有極佳的熱穩定性,無需凍幹,能夠在2-8℃的冷藏條件下以液態形式長期保存,優化了製劑生產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爲後續商業化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爲中慧生物帶來持續的增長動能和可觀的市場回報。

爲有力保障市場持續放量,加速核心品種及後續產品增效擴產,中慧生物也在積極推進產能建設。

目前,公司位於江蘇泰州的首個生產園區建築面積超4.8萬平方米,配備包括流感疫苗生產線、四價及三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生產線在內的三條符合GMP標準的生產線,以及一條肺炎球菌疫苗生產線。而公司第二條流感疫苗生產線也預計於2026年底前開始生產,產能儲備充足。

商業團隊與市場佈局方面,依託自有銷售和營銷團隊,慧爾康欣®已在全國30個省份完成准入,被超過1100家區縣級疾控中心選用,產品合格率及批簽發批准率均達100.0%。

與此同時,公司的國際化佈局也在同步推進,利用南美及部分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流感季錯峰的特點,高效釋放產能。去年,慧爾康欣®獲澳門註冊證書及上市許可,菲律賓註冊程序已啓動。而在未來兩年,公司計劃向泰國、烏拉圭、印度尼西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提交註冊申請,全球化銷售網絡逐步成型。

除了加速在海外市場註冊和產品上市外,中慧生物也在尋求戰略併購機會。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在中慧生物的IPO募資計劃中,63.6%資金雖主攻核心產品全球註冊,但同樣也預留了戰略性併購冗餘度,超10%資金可用於橫向整合。

雖然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與市值漲幅喜人,但當前估值仍未充分反映其對東南亞生物製劑產能的併購預期——尤其在印尼疫苗本土化政策(2024年要求外資藥企40%產能本地化)催化下,收購區域性CDMO企業有望縮短3-5年市場開拓週期。

今年上半年收入大增超900%,說明中慧生物當前的創新疫苗開發與商業化運營模式正趨於成熟。可以預見,未來在逐漸完善的創新研發佈局以及不斷挖掘的國際商業化能力加持下,研產銷一體化競爭優勢將成爲帶動中慧生物內在價值不斷釋放的強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