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吳音寧「沒出席」 府院沒解答的三大疑問
臺肥董座人事昨天大翻盤,原本熱門人選吳音寧出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府院原本寫好的「臺肥小音」劇本,沒想到出現意外結局。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語帶保留透露,人事異動當然有其「特殊原因」,反讓社會留下更多問號。臺肥董事長熱門人選吳音寧在爭議中出局,「董事長」降級爲「董事」,外界高度好奇,若非府院層峰青睞,吳音寧何德何能佔「肥」缺?
府院高層佈局臺肥人事踢到大鐵板,昨天台肥董事會大合照獨缺吳音寧,臺肥小音版「沒出席」,諷刺地適用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神曲:「原本以爲可以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結果變成匆匆忙忙、連滾帶爬」。雖然吳音寧自我安慰,政治口水是一時的,但只要有她在的地方,江湖就在哪裡;「三大黑箱」若無法解答,臺肥風波恐難平息。
首先是「資格黑箱」。臺肥董座一年所得高達1500萬元,遠高於總統、閣揆、農業部長的薪水收入,就算是一席董事,每年酬勞上看500萬元。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昨質詢,她要求行政院全面檢討官派高層薪資,臺灣是否還要有這麼多的酬庸與肥貓?卓揆坦言「該檢討」。由此可知,行政院當然知道臺肥待遇和土地利益「肥到出汁」,連前政委張景森都高度質疑,爲何偏偏厚愛吳音寧?
臺肥前董座李孫榮至少是化工博士、接任董座張滄郎是專業經理人,從昔日北農經驗、近日行政院中辦副執行長的工作履歷來看,外界實在看不出來,高層之前如何評估,吳音寧有何資格領取1500萬?行政院、農業部若提不出服衆理由,就算給吳音寧一席陽春董事也會被質疑「德不配位」,這不是酬庸、什麼纔是酬庸?
其次是「身分黑箱」。從結果來看,吳音寧很有可能早就提前得知人事已生變,但臺肥風波備受社會矚目,正是因爲吳音寧的身分特殊;結果臺肥昨天召開董事會,法定該出席的9席董事中,連民進黨內德高望重的「曹老師」曹啓鴻都親自與會,唯獨吳音寧不在場。吳音寧前天去立法院打探消息無望後,昨天干脆傲慢缺席首次董事會,引發議論。
昨天董事會後,臺肥公司提供給媒體「8缺1」的董事大合照,似乎有意無意透露吳音寧與衆不同的黑箱身分,爲何大家都出席了,只有她特別沒出席?以後臺肥公司治理會不會出現「兩個太陽」,到底要聽專業背景的「張董」、還是該聽有特殊背景的「吳董」?
最後是「責任黑箱」。臺肥原董事長李孫榮一夕「雙缺」董事和董座,如果不是另有重用,身爲「賴友友」的他吞得下去嗎?「臺肥小音」吳音寧沒有按照原定劇本演出,反而半路殺出「臺肥阿郎」張滄郎,民進黨有人事大權的高層,其實屈指可數,寡頭決策顯然不敵集體炸鍋,賴政府常自詡公開透明,爲何不能公開人事遴選過程,當初是誰推薦、誰拍板,引發輿論和黨內炸鍋後,又是誰出手封殺吳音寧?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點名賴清德總統負責,卓榮泰則把人事權推給臺肥董事會,但媒體人周玉蔻說,擋下吳音寧,「卓榮泰救了吳音寧,也救了自己和民進黨」。衆所周知,國營事業高階人事若未經府院高層點頭,絕對不可能成案,前閣揆蘇貞昌時期至少以內升爲原則,如今卻是毫無章法、父子騎驢,吳音寧一下是天降神兵、一下變天怒人怨,賴政府人事決策過程是標準的黑箱作業、叢林法則,至今「沒有真相、沒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