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看看柯文哲和鍾文智 民進黨司改的大破洞
經濟要犯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脫逃,引起連串司法風暴。圖/報系資料照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棄保潛逃、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被羈押至今,柯案與鍾案皆涉及政治與金權的爭議,但兩人下場大不同。對賴政府而言,柯案與鍾案不僅是司法衝擊,更是政治危機,人民還能信賴民進黨所謂的司法改革嗎?
前總統蔡英文初上任時發表就職演說,司法改革的劇本曾獲得最熱烈掌聲,由她擔任召集人的司改國是會議甚至提出超過300項決議,當時就被學者預言如「放天燈」,可能一閃即逝,蔡英文卸任總統後,多數民調皆不滿意司改結果;賴清德總統在2024年大選期間曾坦言,「蔡英文推動司法革新,離民衆滿意目標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他曾允諾透過常設性機制來落實司改。如今看來,民進黨的「司改天燈」不如預期,甚至更加黯淡。
柯文哲因京華城改建案、政治獻金等案遭羈押至今,已成標準的政治案件。柯案的核心爭點在於是否利用職權爲特定財團謀利,並涉及收賄與圖利行爲。案件自去年8月爆發以來,北檢與特定媒體多次「唱雙簧」,民衆黨及柯粉不斷控訴檢調辦案的正當性,質疑追殺柯文哲成爲賴清德總統第一份司改成績單。即使醫師出身的柯妻陳佩琪多次陳情柯文哲健康亮紅燈,柯仍無法保外就醫;北所今天也重申,以「最嚴謹標準」看待柯文哲健康,經向本人確認後,柯「身體並無不適」。
鍾文智則是重大經濟犯罪,因炒作多檔臺灣存託憑證(TDR)套利4.7億元。令人震驚的是,鍾文智在累計刑期30年5月定讞後,放棄1億元保金潛逃,原因竟是法官「秘密」撤銷其電子監控措施。鍾文智影響力縱橫政商界,他的律師羣具有大法官、司改委員等顯赫資歷,民衆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今天更點名,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前立委余天幫忙推動修法除罪,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王義川更在國會公然護航,司法院與民進黨成爲鍾文智打手,堪稱世紀司法大丑聞。
民進黨高舉司法改革大旗,但無論柯案或鍾案,都難以平息外界對於政治干預的質疑。民衆黨指控,民進黨政府利用司法打擊異己;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直言,現在臺灣最後悔的人就是柯文哲,如果當初答應擔任副總統,現在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鍾文智棄保潛逃則暗藏太多「巧門」,不僅重擊司法威信,更狠狠打臉讓民進黨的「反貪腐」承諾。尤其在柯案爭議尚未平息之際,鍾案的荒誕發展更加深社會大衆對司改的質疑。
民進黨自2016年重返執政以來,司法改革就成爲政治提款機,網友過去常戲稱「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但多起重大爭議司法案件的發展,網友現在調侃「法院是執政黨開的」。柯案與鍾案成爲民進黨司改大秀的負面教材,司法正義蕩然無存,司改彷彿成爲政治、權力與司法交錯結合的怪物。
民進黨的司法改革過於強調意識形態,卻忽略執行層面的細節與資源配置,柯案與鍾案的失控,正是這種畸形發展的結果,嘴巴改革喊得響亮,實際執行卻漏洞百出,亡羊補牢卻往往愈補愈大洞。賴政府要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賴,必須正視司改的結構性缺陷,而非視爲政治鬥爭的工具,否則類似案件只會層出不窮,讓司法改革淪爲一場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