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核災帶來日本能源重生
新型的核電站當然多數淘汰了過去壓水式及沸水式反應爐,改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圖爲SMR示意圖。美聯社
十四年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最嚴重的七級核子事故,曾經帶給日本「全黑」的嚴重核環境,爐心核燃料全數融毀,人員傷亡之外,財產損失達二十一兆日圓,毫無疑問是次毀滅性災難。之後十四年,日本咬緊牙關淬礪重建,除了逐一重啓福島事故後全數關閉的核電站外,最近關西電力公司宣佈將在福井縣美濱核電站基地展開新一代核電站建設,這是福島核災後第一座新核電廠建設,日本宣佈核電佔比目標二〇三〇年將達到百分之二十二。
福島核災無疑是毀滅性災難,因而福島核事故後關閉全境所有核電廠,這是前所未見的電廠全黑局面,之後十四年,日本陸續重啓十三座核電站,最近一座是去年十月重啓女川核電站二號機,仍採原來的沸水式反應器;重啓核電站工程浩大,必須依最新設備規格翻新,還須通過最新的管制規定;日方也同步推動核電站升級,已恢復運轉的十三座核電站,其中八做獲准延役爲六十年,另有十座核電站提出延役申請;新建核電站迄今只有美濱一處,顯示新一代核電站門檻大幅提高。
新型核電站誕生不易,因爲每一步都得從頭來過,美濱之所以獲准新設,因爲是設在原有美濱核電站基地上,包括地質調查、環評都可援用原來美濱的評估,省掉這些前置作業,否則一切從頭來,十年未必能通過審覈,不談新設的核電站,就算重啓舊有遭關閉的核電站也相當不容易。
新型的核電站當然多數淘汰了過去壓水式及沸水式反應爐,改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新的SMR的透明度更高,簡單來說需受到全球核電技術界監督,任一成員都可以提出質疑,包括技術及規格要求;迄今各界提出SMR的設計要求達一百多項,都還在前置許可或法規審查的程序,只有七種設計以運轉或正在建造中。另有八十五組還在開發商、場地較勁中。
環顧地球的能源環境,暖化無疑是至今難解的問題,包括太陽能、風電等綠能至今仍有許多問題待克服,日本美濱新核電站的設置或許是一線希望。